返回

明末之顺其自然

首页

第358章 京城的暖棚

    第二日,高勇就在高遁安排的人员指引下,来到了京城西面的高家良田。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约有八百多亩。在城南有一片一千多亩的良田,还有一块在城东,大约四百多亩。

    能够将这些良田做成今天的规模,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你不可能一下子买下一大片良田。高遁都是通过经商得到一些良田,再经过购买、置换等方式,将高家的良田聚集到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做成如今的规模。

    高勇带着大家,丈量了土地,设定了暖棚的大小和数量。由于高翔在苏州府建造暖棚时,已经有了非常成型的设计图纸,只需照搬过来即可。唯一的区别是,京城的温度要远低于苏州府。暖棚的墙体厚度要加厚。

    丈量土地结束后。高遁也召集到了足够的工匠和劳力。

    高翔带领着大家先从城西面的良田开始建造。

    此时,刺骨的寒风开始吹起,温度也已经降低了很多,小河上面已经开始结冰了。

    高翔的原则就是,建成一个暖棚,就种植一批土豆,先前的几个暖棚都是种植的生长周期为六十天的土豆,这是因为,节省时间,就是挽救生命。

    工匠们和劳力们知道,这是魏天魏老板牵头实施的粮食增产计划。是为了京城及周边百姓的生存而做的一件大事情。

    因此。 。大家加班加点进行建造。不仅建造速度非常快,而且工程质量也是无可挑剔的。

    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两千多亩良田的暖棚建造工程。

    看着暖棚内种植的土豆,高勇有一种非常自豪的感觉。

    劳力们按照高勇的吩咐,严格控制暖棚的温度。因为土豆的生长温度是一个固定区间值。如果温度过低,它就停止生长,甚至是死去。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停止生长。

    高勇带来的种植专家,每日在田地里观察、指导。

    这段时间。。魏天一面在兜售土豆,价格非常公道,很受欢迎。一面还开始为民众免费发放。为了能够多发放几天,魏天都是每日中午,在城门外摆摊免费发放。一人只能吃一碗土豆汤。由于食物短缺,这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果然如高勇所述,高翔又命褚三押运过来十五万斤的土豆,继续交付至魏天手中。魏天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当高勇再次前来,希望能在魏家的良田进行暖棚建造时,魏天当即表示同意,并且派遣负责打理良田的人员陪同高勇前往。

    魏家的良田就十分整装了。在城南外,有一大片良田,一千五百多亩。

    魏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攒了这么多的良田。

    高勇依旧是组织人进行丈量、建造、种植、看护。这一次,他全部种植的是生长周期八十天的土豆。因为这款土豆的时间产出比是最大的。

    随着京城暖棚中的土豆逐渐成熟,京城的粮食危机得到了有效缓解。

    魏天趁势见土豆向京城周边地区售卖。

    原来大家面对的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窘迫境地。现在价格公道的土豆面世,受到了百姓的喜爱。大家纷纷购买,这也导致原来因粮食短缺而增加的粮食价格,现在开始逐渐回落到正常范围之内。

    首先发现粮食危机得到缓解的是户部尚书杨俊民。当他听说手下汇报,京城富商魏天大力销售土豆,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深受百姓的喜欢。京城的粮食市场一举扭转了供不应求,短缺的情况。

    大家的粮食得到了充足的供应,再也不用担心明日吃不上饭了。

    杨俊民及时向内阁和皇上进行了汇报。

    朝廷这段时间正为大明粮食短缺。忙得焦头烂额。往年都是通过大运河将江南的稻米运至京城,以解决京城粮食不足的问题。

    可是今年比较特殊,江南地区也因为天气原因,导致粮食大幅减产。江南本地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支援北方了。

    朝廷为此拿出了仅有的粮食储备,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饥饿问题,进而演变成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

    但是,仅靠朝廷的粮食储备也只能是暂时解决问题。要知道面对漫长的寒冬。这点粮食根本坚持不到明年春天。

    即使坚持到明年春天。 。也是没有用的。庄稼开春开始耕种,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方能产出粮食。这个时间差,必然会饿死很多人的。

    杨俊民的奏章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

    叶向高拿着杨俊民的奏章,前去向万历皇帝汇报时,万历皇帝身体已经渐渐恢复了过来。他拿着杨俊民的奏章,看了又看,见是京城巨贾魏天主动从南方购买土豆,在京城按照正常价格进行售卖,并且还组织人员免费发放。

    就问道:“这个魏天是何许人也?另外,南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豆?”

    叶向高答道:“魏天是京城的一个商人。。买卖做的很大。至于南方为什么有这么多土豆,还得进行调查。据我了解,南方今年的产量也是大幅下降。”

    万历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像魏天这种为国家着想,为百姓着想的商人,是值得敬佩的。你们查清楚后,该赏就赏。他如果想当官,可以给他谋个职位。”

    叶向高领命而去。

    高勇继续组织人员收割土豆,然后继续种植、看护、收获。

    销售范围也从京师、北直隶,延伸至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地。

    这样就形成了以苏州府和京城郊外,两大土豆生产基地,为缺少粮食的大明,提供赖以生存的土豆。百姓们解决了吃饭问题,而朝廷也解决了一个涉及到国家存亡的大难题。

    小冰河初期带来的对粮食减产的影响,被高翔创造的暖棚耕种,给化解掉了。

    这份功劳足可以与朝鲜之役、京城保卫战、平定秦王之乱相媲美。甚至意义及影响要比上述事件更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找书苑www.zhaoshuyuan.com因为无论是朝鲜之役、京城保卫战、还是秦王之乱。只要朝廷调度得当,指挥正确,就是靠国力、靠士兵去堆,也能取得胜利,只不过是惨胜而已。

    应对小冰河的影响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粮食产量低,导致供应大明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粮食短缺。这必将使大家都吃不上饭。国家虽然有些存粮,但是杯水车薪,只能暂时解决。

    即便是今年通过大家都减少每餐食物摄取量,勉强熬过去。

    但是,明年呢?由于小冰河导致天气温度是逐渐变低,由于温度、光照等都会相应地减少,农作物产量必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久而久之,不仅人口越来越少,由于缺少粮食,活下来的人体质也会大幅下降。

    国家因为粮食减产,导致财政收入大幅缩水。国力就会逐步下滑。

    而此时,如果有外地入侵,可想而知,结果不言而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