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顺其自然

首页

第194章 初次相见

    高翔因擅自惩罚宫女,请求太子朱常洛责罚。

    可是朱常洛知道,高翔是在为自己出头,他笑着说道:“祥云伯也是为本宫着想。本宫岂能责罚你呢?只是此时如果传了出去,朝中定然会有人弹劾你,这可是非常难办呀。”

    高翔一脸不在乎地样子,他笑着对朱常洛说道:“臣已经习惯了被别人弹劾了。臣觉得,做事情只要一心为公,做到问心无愧即可,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朱常洛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人言可畏呀。有时候,别人的话就像是刀子一样,虽然不能一刀致命,但是却会一下一下折磨死你。更为要命的是,不止一把刀。”

    听了朱常洛的话。高翔能够深深感受到他这些年的不易。

    母亲只是一名宫女,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万历皇帝临幸。自己出生后,不受父皇待见。

    万历皇帝最为宠爱的是皇三子朱常洵,这是他与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所生。因此,他打算立朱常洵为太子。

    文官集团却坚持认为应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双方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斗争,史称“争国本”。最后,虽然朱常洛被立为太子,但是地位岌岌可危。最为致命的是。 。搞出了东林党这个副产品。

    高翔之所以建议万历皇帝立朱常洛为太子,就是缓和朝廷的局势,因为内忧外患没有解决,内耗只能让局势更加复杂。

    朱常洛自然不知道高翔曾经建议皇帝立自己为太子,更不知道高翔建议的初衷。

    因此,今日惩治宫女,是朱常洛第一次亲身了解高翔。

    高翔见太子的话中都是无奈,就鼓励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他们有小刀,我们用大炮就是了。保证把他们轰得灰飞烟灭。”

    朱常洛被高翔逗乐了,他敷衍地说道:“但愿吧。”

    经史子集这些儒家大典自然有人教授朱常洛。高翔被封为太子少保。。更多地是对高翔的一种奖励。

    高翔家族产业越做越大,根本不缺钱。他对官位、爵位也毫不在意,万历皇帝几次要对其封侯,都被其婉言拒绝了。封为太子少保,就是与未来的皇帝早点建立关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但是高翔却不这么想。朱常洛作为历史上仅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一生十分可悲。他十分同情朱常洛的遭遇。既然皇帝让自己陪伴朱常洛,那么自己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辅佐好这位历经磨难的太子殿下。

    两个人闲聊了几句,就有太监前来通知太子朱常洛,上课的时间到了。

    朱常洛对高翔说道:“祥云伯。今日你就是来报个到。先回府休息去吧。明日再来。”

    高翔向朱常洛告退,然后就离开了东宫。

    高翔眼下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研制无烟煤。

    自己被弹劾,赋闲在家时就开始琢磨这件事。因为蒙古联军入侵北京城,高翔临危受命组织京城保卫战。无烟煤的研制就交给了底下人。

    此次京城保卫战取得了成功。高翔原以为自己可以待在家里继续研究这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可是万历皇帝却封自己为太子少保,教授太子。

    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高翔只能是两头跑。

    因此,朱常洛给高翔放假,他就急忙赶回伯府研究无烟煤。

    高翔刚一回府,丁尧就来汇报。原来,那日安排其抄写通敌名单完成了。

    高翔接过丁尧双手奉上的名单。打开后,从头看到了尾。按照丁尧的排序,足足有五百六十二人之多。

    高翔问道:“真么有这么多?”

    丁尧苦笑道:“这些时日。整理这些信件工作量很大,有些人员与巴鲁的通信不止一封。越到最后,需要核实人员是否重复的,越多。人员有五百六十二人,信件却有足足的一千一百二十八封。”

    高翔听了之后,说道:“你们辛苦了。这份名单做得非常细,按照身份、官位进行了排序。真没想到,竟然有几位都是各部的侍郎一级的官员。这样的人员竟然选择叛国。可恨。”

    丁尧回道:“是呀。侍郎这一级可以说是国之栋梁,中坚力量了。在国家危难之际,竟然选择通敌叛国,这样的人,必须严惩。”

    高翔想了想,说道:“此事事关江山社稷。这批人既然能够通敌叛国。 。虽然蒙古联军失败了。但是这批人的骨子里已经有了这种思想,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大明朝的隐患。必须予以清除。事不宜迟,我这就进宫面圣。”

    丁尧说道:“伯爷。难道你就没有想过,通过这些信件利用这些人,让其为我们所用吗?。”

    高翔正色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批都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小人。我不屑利用这样的人。”

    丁尧听出高翔的态度非常坚决,就没有再说什么。

    高翔听了,说道:“这些信件仍然用那个木箱装着。你去把褚三和教名奇叫来。”

    丁尧出去找褚三和教名奇去了。

    过不多时,褚三和教名奇前来。

    高翔对其二人吩咐道:“这些信件非常重要。一会儿。。你俩押运这个木箱,随我一同进宫面圣。”

    褚三和教名奇领命下去准备押运木箱事宜。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高翔看着离去的褚三和教名奇,心里在想,这群饱读诗书的书生,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求取了功名。

    进入仕途之后,本应该报效朝廷,服务百姓。可是,却变成了只为一己私利,只考虑个人得失的一类人。

    这种蜕变,既有个人原因,也有身边人的耳濡目染,更有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正所谓,社会是个大染缸。人们处于社会之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是,作为官员,要抵御来自各方的各种诱惑,这是非常难的。

    能够像海瑞那样,从始至终,一直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理想的,毕竟是凤毛麟角。仅靠个人的道德水准来维持清廉,注定是要失败的。

    能够保持一种风清气正的官场风气,在高翔看来,只能是依靠制度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