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卫氏春秋

首页

第31章 蔡琰办书院 王允治河东

  由于安邑城的条件更好,卫冕并没有将蔡琰带回白波谷,反而是让她留在城中做她最擅长的事情——教育工作。

  卫冕作为是一个“后来人”,所以他深知这个时代的一些弊端,比如由世家大族掌控的官僚体制。他是学习过历史的,也知道世家大族的由来,士族可以简单的看做是“以读书做官为职业”的族群,由于他们在“士农工商”中的地位最高,才有资格读书研究经学。

  由于他们读书识字,学习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做官的先决条件。更由于大汉施行的是察举制,做官需要满足懂经学和举孝廉两个前提条件,而推举孝廉的权力又有官员把控。

  那么做了高官的士人必然会优先举荐自己家族的子弟为孝廉,帮助自家人继续做官,这样一个个庞大的家族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至于平民百姓就可怜了,首先他们没有条件读书,即便有条件读了书,也需要找门路举孝廉。所以说读书做官直接被“士族”垄断,至于“农、工、商”三族,想要跨入仕途只比登天还难。

  当然,也正因为察举制和士族垄断,所以官场之上大多是酒囊饭袋,名声大的人多了去了,真正有本事的人少之又少。曹操更是为了搜罗人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为的就是剔除依靠察举制爬上来的杂碎,希望能得到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事实也证明,曹操的举措是非常成功的,魏蜀吴三国之中,人才最多、实力最强的当属他曹魏。

  卫冕知道,真正打破士族垄断仕途是在隋唐之后,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之时。寒族崛起,平民百姓亦可读书做官,这才有了穷秀才与狐狸精的种种传说。

  现在这个时代还远没有能够施行科举制的条件,不过他可以自己办理书院,自己培养人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施行科举制啊!

  而且蔡琰恰恰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在洛阳时就办了一个“大夫速成班”,为卫冕的部队培养军医。这一点做法可以说相当优秀,只是在离开洛阳之后缺乏相应的条件继续办下去。

  安邑城虽然不如洛阳城大,但是在自己的地盘更显安心,而且有张春华和貂蝉两大财团支持,完全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所以卫冕给蔡琰的任务就是办理书院,从平民百姓的孩子中挑选学员,愿意读四书五经的读四书五经,愿意学习医术的学习医术,愿意学习兵法的学习兵法,一定要培养出属于自己阵营的优秀人才。

  做事能使人获得成就感,蔡琰接连做了许多的事情,都能帮到卫冕,这使她这个做妻子的感到非常开心。

  在听到卫冕希望她能办一个书院的时候,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虽然请先生要花些心思,但是她可是有个名满天下的文豪爹爹蔡邕哦!只要请自家爹爹出马,想必没人会不给面子吧。

  至于书院的地址肯定在安邑城中,如果强行征收土地建造书院,恐怕又会招来不必要的口舌之争。想到自家老宅已经是一片废墟,而且面积也足够大,蔡琰询问道:“夫君,就将书院的位置建在我家的老宅,你说怎么样?”

  “当然可以!”卫冕当然没什么意见,如果能将自己的家变成这个时代最出名的书院,应该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了。

  “那书院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卫冕脑子一转,立马就想到了“白鹿书院”、“东林书院”,这些名字虽然好听但毕竟是抄袭,而且也太文雅了一点儿。正琢磨间,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书院将要建在自己家中,脱口道:“就叫‘五佳书院’吧!希望书院学子能仁佳、义佳、礼佳、智佳、信佳,又可谐音‘吾家’,你觉得怎么样?”

  “一语双关,应时应景,这个名字取的太好了!”蔡琰不吝溢美之词,估计只要是卫冕取的名字,她都能从中找出优秀的一面吧。

  卫冕嘿嘿一笑,其实这个名字真不怎么样,看起来有些深意,实则缺乏韵味。不过呢,总比直接冠名,来个“卫冕希望小学”好听吧!

  “既然是书院也该有楹联,我留下两幅对联,等书院建成了,你让工匠刻上去!”三国时期已经有对联存在了,但是并不盛行,不过书院嘛,确实少不了对联,否则底蕴都会差了一大截。

  于是乎,卫冕又提笔手书两幅对联,其一是平实质朴,人人皆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二则雅致一些,尽显大家风范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蔡琰一字一字的念出来,念到第二则对联的时候,一展笑颜道:“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这一联最妙!”

  “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即便你楚国的人才很多,却只有在我晋国才能得到重用。而安邑城在战国之时恰恰属于晋国的领地,这一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意思,自然就有点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韵味在其中了。

  卫冕对蔡琰的才华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惊叹道:“还是爱妻最知我心啊,一语就道破了典故的出处!”

  白波谷,与数月之前相比已经大变样,以前只是个破破落落的山寨。如今沿着山谷两侧,修建了无数座全新的房屋,一切安排都依山傍水,显得井井有条。

  其次,在后山的山顶之上,还修建了数座烽火台,以备不时之需。一旦有强敌攻打,随时都能传递出消息。

  当然,这一系列的成果都是留守白波谷的王允做的,他确实有宰相之才,特别是在搞经济建设这一方面。

  尤其是在刘辩自杀身亡之后,王允做起事来更显得尽心竭力。以前他虽然身在卫冕阵营,心里还是向着大汉、向着刘辩的,如今刘辩一死,他对董卓扶植的刘协又没什么感情,也就尽心尽力的为卫冕办事了。

  卫冕骑着最心爱的坐骑汗血宝马,一路走马观花一般看着白波谷的种种变化,心中暗暗欣喜。相较于打仗的将军、出谋划策的军师来说,一个善于统筹民事,善于管理经济的人才是最难得的。

  任何战争打的都是国力、是钱粮,好的军师和将军能够改变一场战役的胜负,但是他们并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就像诸葛亮,他个人的能力已经到达了人类的极致,但六出祁山终究改变不了国力的悬殊,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会告诉卫冕谁谁谁是最牛的将领,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善于打仗,百战百胜;谁谁谁是最厉害的谋士,计谋百出,算无遗策。

  但是关于经济和后勤方面的人才,却少有提及,只能卫冕自己慢慢摸索。

  “王司徒,近来可好?”见王允出门相迎,卫冕赶紧跳下马,上前将其扶起。

  王允苦笑道:“奸臣窃命,国之不国,哪还有司徒一说?大将军还是直呼老臣姓名吧。”

  卫冕笑道:“既然司徒都没有了,又哪里还有大将军呢?不过司徒可以没有,大将军也可以没有,但是百姓还有,天下还有,你的一身本事也还有!可不要泄了气!”

  王允笑了笑,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允省得!”

  “王伯父肯屈尊叫我卫冕一声主公,那我就托大应下了。我们回到白波谷至今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白波谷的变化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继续将你留在白波谷实在是屈才,所以我准备让你去安邑城就任河东郡首,治理河东郡务。虽然郡守远远没有司徒大,但我现在只有这么大个地盘,希望您老能将就一下!”

  卫冕之所以做这个安排,一来是因为王允的能力确实强,绝对能将河东郡治理的更好;二来也是卫冕在离开安邑之时,张春华特意找他谈过这方面的话,她觉得商路扩展,买卖越做越大,而自己的精力有限,无暇分心管理郡务。

  既然张春华想要卸任河东郡郡守,专心致志的做家族生意,卫冕当然尊重她的选择,将王允调派过去也就顺理成章。

  王允再拜道:“主公真是折煞老夫了,主公之所御,允岂能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