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仙剑三国行

首页

第3章 0年古寺

  ……

  讲完散流霞的传奇性来历,胡昭开门见山,没有再多说什么规矩,而是直接传授司马寒武学。

  只见他从高耸的巨石上俯身而下,一指凌空,指向司马寒眉心。

  赤红色的流光在指间萦绕,刹那间便点上了眉心。

  劲风袭来,司马寒发梢凌乱,

  胡昭步法变换,指法遍布司马寒周身穴窍,红色流光顺着穴窍进入,运转一周后向神庭汇聚。

  那神庭中的神秘符文轻微颤动,牵引着红色流光化作两本经文。

  内功心法《青阳经》。

  步法《散流霞》。

  这突兀的变化,震惊了司马寒。

  紫色符文,居然可以演化功法。

  原本只会在司马寒心神中存在片刻的功法却被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如若胡昭知晓,必然心生悔意。

  因为除了墓主,只有龙墓圣女才可以完全参悟镇派步法散流霞。

  司马寒不知其中忌讳,又顾虑符文的秘密,自然不会将这变化告知胡昭。

  身处嵩山绝壁之旁,司马寒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内功修炼。

  仰面望青阳,

  盘膝卧紫竹。

  气随意混元,

  逍遥忘人间。

  人道,地道,天道,是修炼的最初三个境界。

  青阳经便是可修炼至地道大成的内功,虽然不能破晓天机,却也并非凡品。对于毫无修为的司马寒无疑是雪中送炭。

  青阳经刚而不烈,中正绵长,火中种木,最适合夯实根基。

  ……

  其实司马寒心中一直有个梦想,那便是和所有的后世尚武少年一般想去嵩山少林学习武艺。

  前世虽然未能如愿。

  如今却站在这嵩山之巅,跟随胡昭修炼龙墓绝学。

  也算是得偿所愿。

  嵩山的少室山,处于温县的孝敬里西南一百公里左右。孝敬里是司马懿的老家也是司马寒如今生活的地方。

  著名的少林寺由后世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公元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达摩祖师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此后少林寺经历了北周武帝灭佛,毁坏严重,几乎灭寺。

  然而天不灭佛,不久之后又再度复兴,其后经历一千多年风云岁月,几度改名,却始终屹立不倒。

  在明朝与倭寇的战争中,少林寺的僧人为国出生入死,高强的武艺给自恃勇武的倭国浪人迎头痛击。

  民国时期,国家动荡,少林寺护佑附近村民免于土匪侵扰,被称赞为活佛。

  建国以后,少林闻名中外,普京大帝于公元2006年慕名拜访,领略佛家文化。

  司马寒虽然专攻医学,却始终关注少林。因此,对于少林寺的种种传闻都烂熟于胸。

  ……

  神庭中的《青阳经》一页又一页地自我翻转,和司马寒的修炼进度完全同步。种种玄妙道理让司马寒茅塞顿开,修炼起来行云流水。

  三个时辰过后,司马寒睁开眼,眸中隐约泛有青霞。

  此时的他,不再是一个平凡的少年,而是初窥人道境的修士。

  后天圆满便是他此时的具体境界,超凡的修炼速度可能得益于神魂中的雷霆之力。

  司马寒推理道:“这雷霆之力怕是在我还未出生时,便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强化肉身和神魂。

  胡昭没有特意查探司马寒的修为到底如何了,在他看来,数月之内,司马寒能弄懂青阳经就已经很不凡了。他哪里会想到司马寒初次修炼便步入后天圆满之境。

  和来时那般,司马寒还是被胡昭裹挟着反回了温县孝敬里的白鹿书院。

  刚落脚,胡昭便出发去邺城的司马府寻找那位帝师王越。他并非一直在温县教学,而是四处云游,不久前在温县落脚而已。

  司马寒满怀感激,送走了胡昭后,心情更是美好。

  人间四月,书院后小溪边的桃树已经有了淡淡的粉色,像是顾影自怜的少女。

  远远望去,一个窈窕的身影在树下徘徊,不时地从桃枝上采下一片花瓣。

  花瓣自指尖滑落,稳稳得落入腰间的香囊中,香汗淋漓,精致的容颜上点点汗珠在日光下闪耀。

  清风拂过,一片本该落入香囊中的花瓣,调皮的转了个圈,飘向远方。

  那飞舞的花瓣落在了司马寒的肩头。

  “徽儿?”

  桃树下婀娜的身影一顿,面露欣喜,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轻呼道:“司马寒!”

  可惜这份欣喜转眼间就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分思念,两分惆怅,三分泪眼。

  司马寒身轻如燕,一步三丈,转眼间便近了美人身前。

  双目对视良久,竟无语凝噎。

  恨朝花不能夕拾,竹马已枯。

  如今司马寒十五,她夏侯徽十六。昔日的诺言被世家的联姻打得粉身碎骨。

  “大哥,近来可好?”

  压抑住心中的冲动,司马寒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问一些别的话题,缓和二人之间凝滞的气氛。

  “夫君每日习武读书,在邺城将府中打理的井井有条。”夏侯徽眼睛略微泛红。

  “那他对你可好?”

  “很好的。”

  将肩上的花瓣抚落手心,司马寒又问道:“回老家所谓何事?”

  “将你接回去。”

  “是娘的意思。”

  夏侯徽犹然记得她成亲那日,从不饮酒的司马寒喝酩酊大醉,轻薄了世子妃。幸亏世子对司马懿十分倚重,并未怪罪。司马寒被老爹呵斥一番后,就被逐回了温县老家。

  “我不想回去。”司马寒果断拒绝。

  夏侯徽闻言有些焦急,道:“我知道你不想见到我,但是也不能一直窝在老家吧。”

  “你放心吧,我不会窝在老家的。”

  “不日,我就提三尺长剑,先游三辅,再泛舟吴越,必然学成一身本领。”

  “大丈夫身处乱世,当心怀天下,岂能因儿女之事一蹶不振。”

  司马寒眸中的泪光隐去,眼神逐渐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