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明大帝

首页

第二十章 科技才是第1生产力!

  这个吻持续了几分钟,柳如是推开了徐三,并重新拿出一块手帕擦擦嘴唇,也给徐三擦了擦。

  不得不说,此女连吻,也很熟练。

  徐三喜欢。

  再进一步的话,那也太心急了,循序渐进也好,男人女人,都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对于徐三来说:这才有挑战性。

  收拾妥当,郝仁、郝尚在徐家门前牵了马出来,一匹马,并一辆马车,陈十三瞩目送行。

  郝仁、郝尚两兄弟的模样,颇为类似,身强力壮,虎背熊腰,各自挎了长刀,车马徐徐往下河镇行,徐三悠哉悠哉地骑在马上,柳如是坐在马车里,带了丫鬟云娟,雨桐留下。

  俩保镖兄弟一左一右跟在徐三马边,郝仁目现担忧地回禀道:“少爷离家去虎丘参加文会的那个空儿,有吴县的差爷来盘问过……说是那天来立商籍、收税的两个差爷,夜里就被人暗杀了……”

  “噢?难道他们怀疑是我杀了不成?”徐三对衙门的怀疑有所预料,但是,衙门仅仅是有点怀疑而已,原来的徐三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么?再说,“差爷们”有意无意得罪的人,何止他徐三一个?

  “本公子向来是知法、守法、懂法的良民,谁不知?就说这考中了秀才之后,县学府学皆有一门功课:便是律法,有《大明律》,有各种断案条例,本公子可是再清楚不过的,哪敢知法犯法?”徐三厚颜无耻地道。

  说话都不带脸红的。

  “这倒是。”

  “属下们哪儿会怀疑少爷?”另一边的郝仁嘀咕道:“就算怀疑,少爷也杀不了人家啊……那时的少爷还没摸过刀枪剑戟,只盼衙门的那些人,莫要再来一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便好了……”

  陈十三刚收买的田庄,距离阊门徐家弄,不过半个时辰不到的路程,近来杨柳斋书店收益大增,不止《红楼梦》大卖,其他书籍也在热销,不得不说,“才子”真是一门吃香的职业。因此,陈十三收买的土地,也在渐渐扩大。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场瓢泼大雨哗啦啦地下来,徐三一脸无奈,不要脸地钻进了柳如是的马车。

  且挤进了柳如是、云娟的中间,自己的坐骑,就让俩保镖牵着。

  徐三美了,可苦了拉车的马儿和两个淋得落汤鸡似的保镖……不过徐三可没心情管他们,嗅嗅一车厢的香气,柳如是攒攒坐垫的座位:“可别淋湿了,病了不好。对了,汪然明问过我,想要你的第一笔手稿,像《金缕曲》、《红楼梦》、《木兰词》之类的。”

  “汪然明不仅是徽州巨商,一方大富,他还捐了国子监的贡生,行动有儒生风范,在苏杭皆比较吃得开,你若搭上他,与他交易,大有裨益。这也不是拉不下脸的事儿,平等交易罢了,也不用谁求谁。”

  徐三大有深意地瞧着柳如是,这么说,要是把柳如是娶过来,这个夫人的外交手段,那是绝对有的,徐三点头道:“好,此等好事,我哪好意思拒绝。”

  柳如是掀开一点帘子,徐三也望出去,苏州即便是雨天,也风光艳丽,恰如这苏州的美人,难怪张岱这个杭州迷,在《陶庵梦忆》之中,对苏州也恋恋不舍。此外崇祯十三年的苏州大水灾,亦是与历史上一般如约而至,故而能看到批批灾民涌进城外。

  “才过了干旱,又是水灾,这可叫人怎么活呢……”柳如是叹道。

  徐三毫无半点怜悯之心:“先顾咱们自己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可是在最前面呢,倘若自己也顾不了,哪里顾得了别人?”

  他的这种自私自利、冷漠虚伪,不止是现代人有,晚明经济社会的很多人,也是这个样子。

  此时他还不是一方霸主,发展自身势力才是正经,说得更自私一点:谁又会怜悯他?

  柳如是默不作声,于是车马就这样行到下河镇,道路泥泞,硬是走了一个时辰。

  听说真正的主人家来了,下河镇的佃户们,老早就来迎接,迎进民房里好生招待,看茶看饭,徐三坐了未久,便出来看看田地,刚好雨也晴了。

  远山苍翠,近处多是平原,平原上的一块块棉花地,棉花植株欣欣向荣,雨后的空气沁人心脾,河边有一两道不怎么鲜艳明亮的彩虹,宛若桥梁一般地横跨、升起。

  还有鸟鸣声。

  徐三和柳如是,顿时都有一种家的感觉。

  佃户贾平群弯腰道:“少爷,可是要来收租金了?”

  “租金年底才收的。”

  贾平群和一帮佃户的脸色,才雨过天晴:“多谢少爷宽待,现下大雨滂沱,咱们倒也不用担心军屯的军爷们断了水源,这些田地防护得好,也不算灾区。大明朝的天下,就数咱们东南的棉花、桑树茂盛,谁不知苏州城里,大半个城都有织工,都仰赖牙行来收购咱们的棉花、生丝呢。”

  徐三点点头,目测现在的土地上,有棉花,也有桑树,佃户大约有一百左右的人丁……可见秀才兼商人,也是比较吃香了,虽然没了功名,地主兼商人也是不错的。

  贾平群说着,又犯愁道:“男人们耕地、施肥,妇道人家养蚕缫丝,只求少爷宽厚一点……呃,现今物价一直在涨,耕牛也不够……”

  徐三眼珠一转,这些年轻力壮的佃户,岂不是可以发展发展,暗加训练?另外,那些孩子……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啊,也可以开社学呀,徐三不准备教八股文……

  柳如是本想此等农家事,徐三这种读书人,保准束手无策,读书人哪知道五谷杂粮?

  她对这些也无多大兴致。

  谁想徐三却是兴致勃勃:“你们跟我来。”

  贾平群带领一帮佃户,以徐三为中心围起来,只见徐三半蹲下来,卷起手袖,在棉地堆了一个土丘道:“谁说读书人不会经营?大错特错!咱大明朝有许多书籍,便是专门讲解如何经营土地的。”

  “先看这个土丘,把中间堆高,棉花、桑树插在高处,一边放水,一边施肥,就厉害多了。施肥大家也知道,不用我多说,为何放水呢?这里面大有学问,有水的地方,晚上是不是不太冷?”

  徐三问道。找书苑www.zhaoshuyuan.com

  “好像是这样。”贾平群琢磨着,最后连连点头。

  “那是因为水白天吸热,晚上放热,冷天便能防冻防寒了。”徐三道。

  别小看这个说起来很简单的法子,徐三的这个方法,专业名词叫做“培高平台技术”,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即便是现代,全球也有很多地方在推广!足以证明他的实用性!

  徐三前世本是农村出身,很小就下地劳作了,他并不怕吃苦,也懂得多……当然了,劳力者下,劳智者中,劳心者上,他现在可不会专门干这个,只是指导一番。

  “至于缺少耕牛,你们去把这些东西拿来……”徐三拿出炭笔,快速写出一份清单,交给了贾平群。

  一帮佃户们,看向徐三的目光,纷纷敬畏起来。

  读书人向来受农民敬畏,更何况这个时代了。

  徐三有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人力,也可以胜过牛力!

  说白了,就是科学。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事实上,明朝的商人、地主,经营成功的也有很多,比如《沈氏农书》之类的指导书籍,通过实践、科学地经验指导,能让人发家致富。不过,一般平民就没这条件了,一是识字不多,二是钱财也不支持。

  柳如是只是远远看着,暗暗纳闷,徐三怎么会这么多?

  与此同时,田庄的一处林子后面,几个脸色憔悴、身材也不及郝仁郝尚的卫所官兵,冷冷地望向徐三……

  另一处树林,却是带着头巾的几个打行粗汉,也是目光不善地望向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