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木匠皇帝

首页

第43章:对徐光启的安排

  备份文件路径:D:\大神码字\大神码字\文稿备份\noDel_备份209_第1章咸鱼系统.txt

  原稿地址:D:\大神码字\大神码字\文稿\第1卷\第1章咸鱼系统.txt

  接到蒙古战胜的消息后,边关将领马上派人到北京送信。

  朱由校正在坤宁宫和皇后说话,陈德润拿着奏报就喜滋滋的走了进来。

  “皇上大喜啊,大喜!”

  “哦,让朕猜猜,是不是蒙古打赢了?”朱由校其实根本不用猜这个时候的大喜,除了蒙古和后金的战事,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喜事了。

  “皇上圣明,林丹汗和建奴一战,斩首六千余,建奴仓皇东逃。”陈德润高兴的把手中的奏报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打开一看,这是边关将领根据许三平的信写的奏报。后面还跟着许三平自己写的信,大概的看了一遍。才确定蒙古确实胜了,一战干掉建奴重骑兵四千,然后再仔细看战斗经过。

  看完之后,朱由校有些失望,这个胜利对于明朝没有多少借鉴性,主要原因就是明朝的骑兵不行。如果只是防守的话,明朝完全可以凭借着坚城利炮防守。现在的问题是明朝军队不会野战,如果这场仗换成明朝士兵打,估计十万人被一个冲锋之后,然后就是溃败逃跑。

  现在的火枪杀伤力有限,尤其是对于重步兵而言,几乎很难穿甲,后金骑兵依靠着机动性冲到阵前,然后下马肉搏。鉴于这种情况,这才有了车营的出现。可是这依旧是防守,问题是仅靠防守解决不了后金的问题。

  所幸的是后金人数不多,一点点的消耗,也能耗死他们。现在宋应星有了,再把徐光启召回来,再找一些精通火器制造的人。好好改进一下火枪,刺刀也可以装上。这回从蒙古换了不少的马匹,好好弄个骑兵出来。

  朱由校有些后悔,早知道穿越到这个世界,他就好好研究一下火枪了,现在只是大概知道一些东西,可是具体的就不懂了,这些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京营士兵的招募正在进行,上次没有入选的人这次听说朝廷还要招募十分积极,除了顺天府之外,永平府、宣府镇、保定府、河间府,周围几个靠近顺天府的府镇,也有农民积极应征。

  四月陕西赈灾工作基本进入了正规,孙传庭和洪承畴留在那里足以应付,徐光启就回到了京城。

  “徐师傅,这半年辛苦你了。”望着好像又苍老了一些的徐光启,朱由校心中有些愧疚,这么一大把年级了,还在为了天下忙碌。

  “承蒙皇上厚爱,臣敢不殚精竭虑。真是臣深感年事已高,精力不足,难以应对朝廷政事。特向皇上请辞。”徐光启掏出了一份奏折,恭敬的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将奏折放在了一边,徐光启岁数确实是打了,1562年出生的他,今年66岁。身体也一直不大好,这回所说的精力不足也是实话。

  “徐师此去,朝廷少一栋梁,朕失良师。朕真的不想让徐师傅致仕,不如这样,朕许你辞去朝廷职位。朕想设立一个皇家科学院,徐师傅任院长如何?现在泰西之科学日益发展,我大明却停滞不前。比如火器一物,士大夫们称之为奇巧淫技,可这却是辅国安邦的利器。徐师傅精通泰西之学,与泰西传教士多有往来,也认识许多我大明精通泰西科学之士。朕想把他们召集起来,成立皇家科学院,翻译泰西书籍,研究泰西技术。”朱由校这个想法很早就有了,只是之前陕西的事情,没有办法,只有让徐光启出马。

  徐光启在大明士林,和西方传教士之间都颇有声望,由他主持科学院非常合适。

  听到朱由校这么说,徐光启很是高兴。他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接受洗礼,成为教徒的人,对于西方科学了解越多,就越觉得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这些年他一直在编撰、翻译各种书籍,也是想将西方的科学介绍给中国。皇家科学院听林晨这意思不是什么官署,是搞研究的地方。

  “皇上对臣的厚爱,臣感激不尽,定当努力办好皇家科学院。”徐光启原本准备退休之后,就是翻译书籍搞研究,现在有人提供这么一个平台,他当然乐意了。

  “如此甚好,徐师傅致仕一事,朕得和几位阁老商量再做定夺。皇家科学院一事,徐师傅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一应费用,全部从朕的內帑里出。凡是加入皇家科学院的,即是科学院院士,虽无品阶,但是有俸禄。朕想比照一品官员的俸禄,发给他们。”想重视科学,就得提高科学家的待遇,否则谁愿意去当科学家,当官多好?

  听到这个条件,徐光启当然十分满意,要知道那些搞科学研究的,很多是仕途没有了指望的人,衍生出来的一种爱好。其中不少人是寒门子弟,若是有了优厚的待遇,便可以衣食无忧了。

  “皇上隆恩浩荡,臣代未来的院士们,叩下陛下隆恩。”徐光启高兴的又要下跪,被朱由校扶了起来。

  “徐师傅精通火器,也知道现在我大明的火枪都是火绳点火,从枪管将弹药压制底部,再点火发射。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如今程序复杂,且火绳受天气限制严重,阴雨天气无法使用。现在百姓取火都用燧石,这火枪可否用燧石点火?此外,可否在枪支后面装填弹药,这样装填速度更快,清理起来也方便。”对于燧石火枪和后装火枪,朱由校知道的也就这些,具体怎么弄还得看徐光启他们,他只能大概提一下思路。

  听到朱由校这个想法,徐光启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没想到。火绳点火,并不是100%的成功,甚至连七CD达不到。这也和火绳制作是否合格有关系,如果用燧石,则点火成功率可以提高不少。

  “没想到皇上对于火器也有研究,这个想法臣从来没有想到过。”徐光启望着朱由校感慨的说道。

  “朕对火枪没有研究,只是看到奏报,这才生出来的一个想法,不过具体怎么实施,还得徐师傅你们来做。另外你需要什么尽管提,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朱由校对于改革火器的想法十分迫切,毕竟训练一直精锐冷兵器军队消耗时间太长,而且训练是训练真上了战场,他们究竟敢不敢战还是一回事。

  现在国内灾情控制得当,想在国以剿代练只怕不容易,这样一来,向解决辽东问题,还得靠火器。更何况以后热兵器才是主流,现在如果能好好研究,也能给后人留下一些好东西。

  两人又交流了一些火枪改进的事情,徐光启很受启发,朱由校虽然不懂得细节,可是他知道后世枪支什么样子,能提出改进的思路。

  照例留徐光启吃过午饭,干劲满满的徐光启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