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孙氏强敌

首页

第48章 防旱商议

  国渊实际上早几天便到了,不过一直在游走于乐安的各个大族,完成郑玄的嘱咐,也是为了帮孙策筹集粮草,此刻来见,自然是事情已经谈妥。

  各大家族都看在郑玄的面子上无偿提供了部分粮食,不论这粮其中到底有多少水分,终究还是给孙策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此次前来,某见百姓虽拮据,却不失乐容,在下不才自认为精通民政,愿留在乐安助将军一臂之力”

  这话说的就很讲究了,原本国渊是尊师命,留下来帮孙策,然此刻说成是自己的思虑结果,两相差距,得到的重视也会不同。

  于是两人几乎一拍即合,毫不吝啬的给了国渊户曹的职位,帮助整顿百姓,也就是说孙策将分田,分粮,分户的大权直接交给了他,尽管现在流民越来越少。

  可惜没有得到兑换点,忠诚只有72,仔细算算,现在麾下还有,杨延德、杨延嗣、吕虔、程昱、法衍、法正以及国渊,这七人没有贡献兑换点,当然如果再算上蔡邕的话就是八人,不过蔡邕这个岁数,还有汉家对其长久的熏陶,想要他的兑换点恐怕很难。

  次日,孙策将所有人全部集结起来,旱灾的事情,必须要有所准备。

  两世为人,他很清楚天灾对人世间会造成多大损害,这时候死亡对人们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可活下来的人,却会留下永远的痛。

  “这件事,老朽以为,无论会不会有天旱,都当防患未然,何况现在还出现不详预兆,坊间传闻,有人多次在东莱看见旱魃,恐怕也非空穴来风”

  李儒说的有些玄幻,旱魃可是古神兽,在山海经中时有提及,哪里看见它,哪里就会有旱灾。

  看到李儒,孙策很想问问他,你的度势呢?说好的少灾少难呢?怎么还是会出现这种事?

  “不管是不是旱魃作祟,先贤有云,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这里的五害是指水,旱,风雾雹霜,瘟疫,虫,这五大自然灾害,显然蔡邕是不信鬼神之说的。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认为防旱之事当有一人牵头,谁愿意举此大任?”

  先把主心骨定下来,孙策自认为肯定不适合,民事没有想想中那么容易。

  把目光略过众人之后,李严和国渊站了出来,不是其他人怕担事,而是他们和孙策想的一样,不是这块料。

  至于蔡邕,事实上也蛮适合,可是岁月不饶人,这种劳心劳神的事,只能靠年轻人。

  “正方,你身居齐国相,也属要职,还是让国渊来吧”本来想的就是这个人,李严能站出来,已经让孙策很感激了,毕竟若没有国渊,最合适的人就是他。

  “人定下来了,我们便定策,国渊先说说你的想法”

  由古至今,防旱的办法通常只有三个,重农耕,薄赋敛,广积蓄。简而言之就是让百姓有一定粮食储备,应对天灾。

  但这只能治标,国渊提都没有提此事,着重说起兴修水利和蓄水池“荀子?王制中有提到……,秦人有郑国渠保关中百年无旱,而乐安水系畅通这是先天优势,但还应当广修渠道,以助农事灌溉,每隔一段距离,选一地深筑水池,以渠道连水道,即使旱来,农事不废则民不乱”

  “以国户曹之见,此渠道当修多宽多深?水池又该如何筑?”

  “渠道深六尺,宽两尺即可,水池则两丈深,纵20步”

  孙策构思了一下国渊提议的画面,差不多就是近现代田间水系的雏形,不过在近现代可是有水车相助的。

  水车?!对了,差点忘了这家伙,不过,它是什么原理呢?孙策陷入了沉思。

  “国户曹,你可知如此一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功在千秋,即使花费再多也是值得的”堂内蔡邕和国渊起了争执,不亏是同道中人,这也能争起来,诸人见孙策既没有对国渊的提议发表意见,也没有出面制止,不由习惯性的眼观鼻鼻观心。

  这一幕便体现了班子内成员的新老身份,但凡孙策皱眉,用拳头抵在鼻子下面,这就是他在思考的意思。

  良久,孙策回过神来,见蔡邕面色红润,双眼充血,不由笑道“蔡大人别着急,既然国渊能提出这个方案,他应该就会有应对之法”

  “不错,回将军,这渠道和蓄水池,只是由我们官府负责丈量,而百姓则自己动手挖,对他们这些经久劳作在土地上的人来说,很清楚这样做的意义”

  “是这个道理,不过,子尼我有个小建议,你看看怎么落实下去”

  “将军请吩咐”

  取出笔和蔡侯纸,在周瑜和甘宁希冀的眼神中又放下“是这样,本将军在思考一个东西,可以将低处的河水引到更高的地方,比如…”把水车的运作方式大致说了一下,一部分听得云里雾里,而国渊却是听明白了,不由双眼放光,细细斟酌其可能性,借助河水流动的力量,带动转轮,将水引到高处,这并不难想想。

  “伯符,要不你画出来给大家看看?”

  冷眼斜视了一下周瑜,用口型说了一个字‘滚’

  “主公,你说的那东西,咱老甘之前在蜀中好像有见过,叫翻车,但那需要靠人踩”

  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对对,就是翻车,国渊,你找一个翻车好好研究研究,定会有所收获,实在不行,就先把翻车拿来用”

  暂时撇下这个话题,孙策让大家收回心思,这防旱之事还没议完“本将军还有一个顾虑,即使我乐安,齐国,济南三地都做好了防旱准备,然而其它州郡并没有相关举措,比如近在咫尺的北海,和东莱,还有兖州、豫州,我们这里的太平,恐怕会吸引来大批量的流民,这个才是我所担心的,民患!”

  “主公是想纳还是驱?”能这么问的只有程昱,在跨进80的忠诚后,称谓也改了。

  “当然是纳,来多少,纳多少”

  “则此事,下官认为,有四个可处理办法:首先在旱灾到来前禁止一切礼仪性祭祀活动,哪怕是家祭;其二,停收米商之税,降低粮价,但不许大户或其它商贾购买;其三,停战止戈,各级军官带着麾下或从农或从渔,已达自给自足;其四,也是最有成效之见,如若主公还能找到天然土豆便最好”

  听程昱的意思,还要让他使用兑换点,这差点让孙策跳起脚来,但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吞肚里。他苦啊,本以为李严和满宠会为他带来济南和齐国的20个兑换点,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哪知系统解释,这两个地方并没有正式成为他的领地,需得到朝廷认可才行,竹篮打水一场空。

  尴尬至极的笑笑“仲德,这土豆呢,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可不比人参好找,知道吧?”

  “属下也只是提议,既然主公能找到土豆,自然有寻它的方式,主公当多外出看看”

  这就是程昱的性格,别以为他在怼你,那是他的行为处事风格“好的,我下来会多留意,不过你那四个提议挺好的,我就补充一点”

  有关购粮这个问题,孙策被程昱勾起一个回忆,新中国刚成立之际,实施了限购政策,就是你有钱还买不着东西,得再配合着粮票使用“本将军可以承诺一年之内,不收粮商的税,但相应的他们必须在我规定的区域贩卖粮食。同时他们在贩卖粮食时,不仅要收钱,还要收官府发放的粮证,也就是说,百姓想买粮必须先到官府这来领粮证,程仲德负责记录,以防冒名顶替和重领之事,至于这粮证……官府购粮也需要粮证。该法令若旱灾未至,从今日起的三月后停止,若旱灾至,在没有我的指令前,一直持续。最后,难免会有人想钻空子,抓住不必重罚,多予教导即可,然若有人视法令如无物,甚至私下买卖粮食…李儒何在?”

  “下官在”

  “抓住这种人,无论他是谁,哪怕是周瑜、孙河,都格杀勿论,而且还要追究我孙策的责任,明白吗?!”

  “下官领命”

  “如果是你的人犯事,你自己提着他和你的头来见我”

  “…李儒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