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是一只猴子

首页

第102章 光阴流转,转眼0年

  自此之后。

  西海某处,以定海神珍为中心,出现一个漩涡真空,搅得西海之水波涛汹涌,暗流不休。头上劫云常年聚集,暗无天日,雷霆不绝。

  天威煌煌,鱼鸟绝迹,无人敢近。

  定海神珍沐浴雷劫,俨然定海雷针。四溢的雷电,有的触到漩涡之外的海水,扑腾起大片的水气,包裹着定海神珍,如云如雾,雷蛇游荡,恢弘神秘。

  成为三界一大奇观。

  ……

  因为猴子与灵霄宝殿揭众仙龌龊,撕开天庭遮羞布。

  奎木狼最终被贬下界为妖,终身不得再录用。

  卷帘却反而因为猴子没死,减轻了刑法,同样被贬下界,困于流沙河,每日受黄沙磨砺、万箭穿心之痛。

  龙族上交行雨之权,从此受天庭调令,四大部洲,天南地北,随令随到,卑微苟且。

  三太子敖烈,愈挫愈勇,低调行事,开始着手四海事务,励精图治。

  敖燎被四海龙王花大力气改头换面,重索仙籍,易名敖径,派谴至东胜神洲,任一条江河水神,为二等江龙王,名“径河龙王”。

  天河水军照样东征西讨,平四方之乱,维三界之稳,一个黑脸少年悄然崛于军中。

  兜率宫中,多了一个小大人,对金童银童颐指气使,呼来喝去。又传是道祖新收的衣钵弟子,羡煞三界。

  天宫多了一座空荡荡,还未来得及挂匾额的大圣府,无人问津。偶尔有白衣仙女起舞于府中,清冷如广寒宫。

  除此之外,天庭再没什么变化。各个仙神各司其职,照常运转。

  ……

  祭塞国的都城多了两个小和尚。

  一个眉清目秀,油头粉面,自称金蝉子。

  一个憨憨厚厚,肥肥硕硕,叫地藏儿。

  他们不顾世俗眼光,融入民间。

  惩戒恶人,帮助弱小。

  劝人为善,行普渡之道。

  说要修那大乘佛法。

  这一日。

  有一个光脚的冷艳女子找上了两个小和尚。

  怒其不争,骂其胡闹。

  佛法是修己渡己之道,哪有什么普渡之道?

  金蝉子却笑嘻嘻地问女子,他们两个和尚今天坏了人家一桩姻缘,算不算行善?

  有敢爱敢恨的千金喜欢上胆小孝顺的才子书生,自导自演了一桩自己受坏人欺负的戏,给路过的书生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却被他们两个从天而降的小和尚抢了风头,打跑了坏人,破坏了两人的一场邂逅。

  女子骂金蝉子莫名其妙。

  金蝉子却一脸郑重,说自己是在行“真善”。

  因为那千金,不知道书生的母亲垂危,他赶着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

  她更不知道,她请的几个恶人,是真正的恶人,他们是准备假戏真做绑架那千金。

  地藏儿老老实实,不说话,只是金蝉子说一句,他便点一下头。

  女子实在是和金蝉子说不通,最后拿出三根金色的毫毛,说她可以不管金蝉子去修那虚无飘眇的大乘佛法,却必须要求金蝉子与毫毛的主人斩断因果。

  金蝉子推回了女子递给他的三根毫毛,说,他的大乘佛法,是行善之法,是普渡之道,是因果之道。毫毛的主人,与他有着这世间最深的因果,斩不得。

  斩了,便等于断了他的大乘之道。

  女子要强行动手,斩断金蝉子与猴子之间的因果。

  憨胖子地藏儿却拦在了女子面前,傻傻地笑着,像一座高山,无法逾越。

  女子冲着地藏儿身后的金蝉子咆哮道,现在斩断因果还来得及,否则终有一日,你会被那只猴子害死的。

  金蝉子说,哪怕身处地狱,我之道,至死不渝。

  说着说着,便笑了。

  笑得癫疯。

  笑得孤单。

  笑得坚定。

  ……

  花果山。

  有一女子纤尘不染。

  时而坐在一个无名山头,陪着一堆碎石,一个人望穿秋水。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时而出入水帘洞,水帘洞中的猴子不断增多,各个身手敏捷,气息浑厚。

  女子教猴儿们念书识字,传授修行功法,出书立著,被尊为“圣女”。

  有瘸腿猴王问她,为什么知道这么多知识。

  她笑而不语。

  曾经还未化形时,有紫衣仙子给她醍醐灌顶。

  她们之间有一个约定。

  ……

  时光流转,岁月安好。

  在一片荒芜之地。

  有一条细长的河流,蜿蜒盘旋。

  就如一条巨大的长蛇。

  后来它有一个名字,叫母子河。

  有紫衣少女从天而降,落在母子河上。

  与母子河唧唧长谈。

  却不得回应。

  紫衣少女屈膝,长跪于母子河上。

  任河水冲刷,日烤月冻。

  长跪不起。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终化河中之石。

  ……

  西牛贺洲。

  某深山。

  一个小身板的牛精,与砍柴的樵夫喝最烈的酒,痛饮七天七夜。

  拜别了师父。

  踏上了外出修行之路。

  ……

  风雪庵中。

  有女子偷偷溜出庵一趟。

  给躺在皇陵中的父母,深深九叩首。

  自此,斩断凡尘,安心修道。

  ……

  潮起潮落,风云变幻。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

  韶华易逝,转眼百年。

  (第二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