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残汉再起

首页

第6章 伴读(上)

  “高望,你知道侍御史刘陶吗?”回去的路上,刘辩询问到。

  高望还不知道刘陶被任命为刘辩的老师的消息,遂问到:“殿下怎么会问这个?”

  “听说他是父皇给孤选定的老师,可是孤对他却一无所知。”刘辩解释到。

  “哦。”高望这下明白了,不过对于刘陶他却不怎么了解,遂道。“殿下,侍御史刘陶,奴婢知道的不多,要不奴婢去打探打探?”

  刘辩点点头:“去吧。”

  回到自己寝宫不久,刘宏就派了一个小黄门宣口谕,说是已经指派侍御史刘陶为他的老师,明日就要开始授课,要求他尊敬老师,用心学习。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高望离去两个时辰后,方才回到了刘辩身边:“殿下,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

  “是吗?说说吧。”

  “殿下,奴婢都写到了这上面了。”高望拿出几张纸,呈到刘辩面前。刘辩接过之后,仔细阅读起来。

  刘陶,字子奇。豫州颍川颍阴人。济北王贞之后。为人居简,不修小节。同宗刘恺,以德雅知名,同宗之内独器重陶。

  先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政,且先帝无子,连岁荒饥,灾异数见。陶时游学太学,遂上述陈事。书奏不省。

  时,有人上书以货轻钱薄,固致贫困,宜改铸大钱。事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陶以上疏。

  后,先帝更不铸钱。

  后,刘陶举孝廉,除顺阳长。县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于是剽轻剑客之徒过晏等十余人,皆来应募。陶责其先过,要以后效,使各结所厚少年,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于是复案奸轨,所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不久,陛下诏拜陶为侍御史,数引纳之。

  陶明《尚书》、《春秋》,为之训诂。推三家《尚书》及古文,是正文字七百余事,名曰《中文尚书》。

  ..

  看过之后,刘辩沉思不语。

  从这上面的介绍来看,自己的这个皇子傅,刘陶,可以说根本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文学素养这不必说,从他明《尚书》、《春秋》并为之训诂,就可以看出他的学问有多深。而且,足智多谋,从他在顺阳长的位置上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得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人忠勇正直。

  不过..

  刘辩一时间有些踌躇。

  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人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他想要入住太子宫,可是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件事情,必须早作筹划。可是他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平日里若是耍个小聪明,做个小伎俩,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种涉及战略意义上的事情上,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水平到底如何,但是肯定是力有不逮。

  所以他想学古人。古时但凡是想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人,总有一帮幕僚为其出谋划策,而这其中所谓的“谋主”更是在战略方向上为其所效力的主公筹谋。譬如商鞅之于秦孝公嬴渠梁,张仪至于秦惠文王赢驷,张良之于汉高祖刘邦,荀彧荀攸之于魏武帝曹操,诸葛亮之于昭烈皇帝刘备,鲁肃之于吴大帝孙权..

  刘辩现在就想寻找这样一个忠心可靠的谋主。

  从手上这几张白纸上的信息来看,刘陶似乎很合乎刘辩的要求,从他一道奏疏让桓帝更改铸大钱一事上就可管中窥豹。

  只是..

  古人虽然讲“不仅主择臣,臣亦择主”,但是刘辩却从不担心这件事情。天下纷争诸侯林立之事大能大才之人自然可以在不同的君主之间抉择。可是现在,是大汉大一统天下,世人想要出世,就只能为汉室效力,这其中又有什么比能被天子或者储君赏识更能施展才华的?

  且不说天子,就说储君之位吧。虽然如今空悬,但是天下人要选的话,只能在天子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之间选择。刘宏虽然偏爱刘协,但是刘辩毕竟是嫡子。

  所以,刘辩不担心此事。

  当然了,要是真有谁想要创造所谓的奇迹,一定要选刘协,除非他是董卓,否则还真不一定有成算。就算他是董卓,后世而来的刘辩难道还不知道防备吗?

  而刘辩之所以没有信心让刘陶为自己所用,就是因为刘陶的性格,忠勇正直。

  如今大汉天下奸臣当道,宦官弄权,乌烟瘴气,正是需要刘陶这样忠勇正直的人出来助天子扫清寰宇,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之天下。

  但是,刘陶之性格,太过于刚烈。刘陶三人在德阳殿中与天子的奏对,刘辩已经通过皇后何氏之口得知。

  所以,他有些担心刘陶不能得以善终。而且在刘辩的记忆当中,后世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当中,这个刘陶也丝毫没有出现。

  当然了,三国演义当中没有出现的历史人物太多,不足为凭。不过,也可以说明某些问题。君不见曹操刘备、荀彧诸葛亮鲁肃、夏侯淳张飞等人怎么也没有被埋没掉?

  这是刘辩之所以踌躇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大凡是忠勇正直的文人,多有傲骨,在现代身为一个文艺青年的刘辩太知道这种事情了。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这种人,你若是不能折服他,他是不会为你所用的。

  而刘辩,在这个方面,可是没有什么信心。

  这,才是他最大的疑虑之处,也是踌躇之最大缘由。

  可是,在他心目当中诸葛亮鲁肃之辈还没出生,荀彧荀攸闻名不见面,贾诩更是远在天边的情况下,他实在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可是,该怎么让这个刘陶为自己所用呢?

  思前想后,刘辩一声叹息,放弃了这个想法。

  “殿下为何叹气?”一旁的高望见自家主子又是蹙眉又是叹息的,猜测起来。“可是对这个先生不满意?”

  刘辩摇摇头:“怎么会?刘先生是大才。孤能遇到这样的师傅,是孤的幸运。”

  “那殿下还..”

  “心里头只是突然想要一些烦心之事罢了,你不要胡乱猜测了。”刘辩找了一个理由搪塞了过去。“高望,你先下去吧。”

  “喏。”

  高望应声而去,还没走两步,就被刘辩叫住。

  “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高望,你说,孤一个人读书,是不是有些太孤单了?”刘辩皱着眉头问道。

  高望愣了愣,随即回答到:“殿下的意思是..向找伴读?”

  刘辩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