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首页

第63章 刘寡妇兰地主(1)

  崇祯七年的三月二十。应昌走了,还有驻永宁的五千明军。

  仅仅相隔二三里路,应昌的五千大军拆营的拆营,起锅的起锅,呯呯叭叭,声势浩大的搞了半夜,竟然最后“悄无声息”的“偷偷”的“突围”了。

  也许这是车厢峡神奇突围之前的另一次军事奇迹,而且李自成毕竟使用了贿赂,应昌则是纯粹的军事突围。想信至此以后,应昌这个本来历史上战功不赫的总兵可以与洪承畴角一角出镜的机会。

  当然在应昌写给朝庭的奏报中此次突围自然是惊险万分、困难重重,体现了全体大明将士对皇帝陛下的无限忠诚和高超的战术修养。

  应昌不但没贿赂对方,在西行至枣林时还击溃一支敌军巡逻小队,抢得优质钢枪100支,强驽20把。这一战绩当夜就被写入了奏折之中。

  应昌不但没有贿赂对方,对方还贿赂他。行至井卯,就收到了大量粮食,肉类,布匹和食盐,还说会在河曲设立新的补给点。当然这个就从奏折中“湮没”了。

  这五千明军在驻守的二个月里,已经深刻的感受了永宁反贼的仁德,也经常收到一些肉类的补充,与特区的战士关系也非常深厚。此时心里如明镜一般,嘴巴上却反贼反贼叫的响亮。

  左良玉带了二万兵进到了长治,而且通过候恂从崇祯手里搞到了10万两的经费,也就是王向科送的一百万两中的十万两,呵,王向科很无语,但也无所谓。

  这一天,他要去参加一个仪式,“永宁综合经济技术示范区”的奠基仪式。

  本来计划中他是想邀请应昌的,你一把铲子我一把铲子,你一把剪刀我一把剪刀,多来劲。

  可是他走了!不走不行!

  要不等等左良玉?也不成!这家伙走的慢,20000大军,精兵也就3000,其它不知他从哪揍的,反正走的不会快。

  算了,便宜邱洪,谁让他是常务呢!

  在后世,政府总喜欢搞这个区那个区的,什么自由贸易区,高新技术区,所以王向科也喜欢,只是没这么高端。

  现在关内关外叫特区,这个属于行政编制,上次应昌来的时候自己一兴奋还变成了临时的了。

  关外蛇口镇也叫蛇口经济开发区,实际上就几排窑洞,几千亩水井地,最大的成就是房地产搞得不错,有点商贸区的味道。现在关内的人神仙地方住贯了,就喜欢穿过隊道去那边凑热闹,当然,经过隧道得打卡。

  不过有一点,关内生产的东西一般都通过蛇口镇做后道包装甚至组装,比如锄头的柄是在蛇口装的,衣服的纽扣是蛇口钉的,米粉丝是蛇口晒的,噢,对了,他们还会装滑轮组,架龙门吊。

  王向科有时想,要不改叫“来料加工区”得了!

  老车岭是农业综合开发区,土豆蕃薯冬小麦长势旺盛,小猪小牛鸡鸭鹅和池鱼茁壮成长,一片的欣欣向荣。

  这个区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它,穿越稻吃完了,高家计还得还俗!

  所以老韩还在拼命造田,拼命养猪,拼命建饲料厂,拼命的读农技“天宝书”,拼命的申请致力于种田的读书种子。

  天九坎是资源工业集聚区,在老车岭窑厂烧的砖瓦通过新修好的机耕路,源源不断往里面送。一个过渡型的小型水泥厂初步调试成功,钢铁厂的高炉一块铁没出,已经花掉大量现代钢铁水泥等物资,但总算有了点样子。煤矿发展态势最好,连火车铁轨都扒了过去,日日出煤几十吨,搞得特区蜂窝煤工分价格大跌,已给开始有部分产品向永宁岚县甚至“国统区”出口。

  再过几个月,等机耕路边上的地开了出来,还能种一季土豆,张老汉他们既拿工分又种地,晚上都要笑醒。

  关内?关内是机密,不能随便透露。

  这些地方都隐藏在大山里,机密点是好事,但同时也地利狭窄,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发。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王向科便计划在永宁再搞一个经济开发示范区。

  永宁,旧称之亦为离州,群山连绵、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川谷有序,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煤、铝土矿、铁矿、铜矿、锗、石灰岩、石膏、高铝粘土等都有所储藏。各种资源并不是太理想,特别是没有石碌或者田独这样大家衷爱的铁矿,但谁让王向科落脚在这里呢!

  好在永宁水系发达,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后至交口街道合南川河而后出境注入黄河。

  在这个满世界干旱的时代说有水,难道于成龙讲错了?不是,永宁真有水,但你没见这地方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吗?水在河里,田在坡上,这如何办理?

  不但有水,这地方还发洪水。

  据传大禹治水之时,整个离石没于洪水之下,后大禹凿开大山,放出洪水,人民复可耕作和自息!但不管怎么说,这地方经常发洪水。

  离石的一个“南瓜巡抚”的故事,而且还发生在明代景泰年间,说的是一个叫崔让的家里南瓜给河水冲走了,后来怎么怎么的,叫之,就是河水很厉害,经常冲走人家的南瓜。

  能冲走瓜,当然能冲走其它粮食。你庄稼种了,他旱,你庄稼熟了,他就发洪水,要命不?

  刘寡妇以前有田,兰地主以前有很多田,两家就经常为水吵架。刘寡妇为人泼辣,兄弟姐妹众多又古道热肠,兰地主为人精明工于经营而且家丁不少,所以两人针尖对麦芒,不作不死,不死不休。

  年初打下永宁后不久,也就是应昌来了不久,王向科是为了考察水利,到了这西崖底。西崖底有一处青砖大瓦的大院,大院院套院,靠山而建,有上、下两大院,两大院又分为四个小院组成。有四个街门,现在的两个街门,匾额已经没了,上院有宗祠、绣楼等建筑。下院有牲口房,储物室,二十几间砖窑,还有些零星的土坯房,村口有一个小庙。

  青砖大瓦是兰地主家的,有三间砖窑是刘寡妇家的。

  刘寡妇现在成了大明救灾基金的管委会成员,名单都报到皇帝地方去了。按殿下的说法,在这个基金里,皇帝老爷子是刘寡妇的直接上司,乖乖,这还了得!刘家祖坟冒青烟了,几百年没出过一个读书人的刘家,现在竟然和皇帝塔上边。

  王向科的到来,受到了刘寡妇和其它分到地的原佃农们的热烈欢迎,从村口一直跪到了兰地主家的大门。

  而兰地主就在大门口跪着,现在他无比郁闷,以前和刘寡妇吵死吵活,现在都不需要了,自家十几口人,现在只有200多亩地,比刘寡妇三个儿子八口人也多不了多少。

  “你们还是要饿死!”王向科非常不负责任的对兴高采烈的佃农们说。

  “什么?还要饿死?”佃农们大惊。

  “有田啊!不会的,都是勤快人!”刘寡妇说。原来的地主树着耳朵在边上听。

  “因为这天还要再旱20年!”邱洪抖了下官服在边上说。

  “啊,二十年!还要旱20年,老天爷啊……”

  “有人能救你!”王向科对他们说。

  “殿下救命!殿下救命!”众人又跪下磕头,能救命的除了眼前这位神仙还有谁。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是我!”王向科摇头。

  “邱大人救命!”没办法,方向只好转了,邱大人另一个代号叫朝庭。

  “本官也救不了!”邱洪也摇头。

  “不可能,不可能,我可以给你们去修路,去挖矿,就象那些流民!”刘寡好的大儿子叫道。

  “我的粮食吃不完吗?”

  “啊,那怎么办?”

  “我说了有人能救!”王向科说。

  “谁?”

  “那人!”邱洪手指了下唯一站着的地主。

  “我!”兰地主大惊失色“邱大人,地我也交了,税我也纳了,税票还在我床头放着呢,你们不能不给我这十几口人留条活路啊!”

  “你的活路不用我留,最后你也得死,而且比他们死的更早!”王向科又很不负责任的说。

  “为什么?我可以走,大不了我去太原,或者去洛阳!”兰地主大叫,他有些要疯了。

  “那不用他们杀你了,李自成张献忠都等急了,二十年,你跑不了!”王向科说。

  “哪……怎么办!”兰地主手忙脚乱“对了,我想起来了,殿下说的竺老爷子有办法,我去读书,我马上去读书,还让我两个丫头都去女校,家里小脚的都放了,殿下你看这样能行不?”

  “能行,不过你得先救他们”邱洪说。

  “因为只有他们能救你!”王向科补充。

  “……我去拿银子!”

  “好!”邱、王两人异同声的说“800两!”

  “你们!”兰地主一个趄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