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家日月

首页

第170章 人流

  乐亭乡下,李有民一家四口人,从早上吃过了“年夜饭”,就是全家洗大净、沐浴净身,两个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一家人都穿上新年的新衣,匆匆忙忙的往县城赶。

  乡下各地去往县城的路从过了晌午就开始就热闹起来,只见路上或骑骡或步行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都是纷纷向县城聚集的,说来李有民一家人出动还算晚了,在他的屯点里,前面已经有两拨人提前出发了。

  本来这种腊月寒冬,北风刺骨,枯草调零的时候,在苍凉的野外可以说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可是李有民一家在半道上就看到各个方向,都充满了往县城赶的人们,他们或者个个腋下夹个毡毯,或者背上背着什么包裹,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着前进。

  这一路上,汇聚的人们越来越多,共同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县城。李家两个小孩子什么时候见过有这么热闹的情形?李有民年幼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要父亲背了,下了地,就是和几个大概同龄的顽童一路上嬉笑着,玩闹着,蹦蹦跳跳的跟着人流前进。

  幸好,乐亭各地,自从操守大人上任后,头一件大事就大举修路。第一期工程结束后,眼下各地各庄规划的大路都开拓的有个模型了,虽然目前还是土泥路,但这路基也夯砸的十分结实,人们走在上面十分轻便和舒服,据说开了春后,全部都要修铺成水泥路。

  如此便利的交通,此时也造福了这些出行的人们,只见汇集的人们个个大步流星,彼此大声问候祝贺过年,虽然他们行色匆匆,但是打心底的快乐都浮现在人们的脸上。在庞大的快乐气氛弥漫中,这些人个个彼此打探着对方将给操守老人家送什么礼物,偶尔还瞟了一眼在附近小跑玩闹的自家劣子。

  虽然一路人员嘈杂,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有序。随着人流的汇集,这行进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了,也幸好这个年代没有后世那些丧尽天良,死了也要下地狱,生该枪毙的人贩子,所以有时候就算李有民看不到自家儿子的身影,但是只要李氏主母一扯嗓子叫唤,那家中顽童就会从不知道哪个旮瘩窜出来,嬉笑着跑到父母身边。

  随着时间流走,李有民一家终于在傍晚前赶到了县城,这让他们长长舒了口气。当然了,他们一家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操守府邸,自家婆娘随身携带的五斤长寿面还要孝敬操守他老人家呢!

  人!到处是人!只见人群密密麻麻,像是无数蚂蚁在进军,尤其是前往操守府邸的大路上人们挤的水泄不通。由于人实在多,个个人都是自己前胸贴着前人的后背,一不小心就会你踩了我一脚,我碰了他一下的,李有民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自家的儿子早就背在自己后背,而妻子则牢牢的抓住女儿的小手,唯恐失散。

  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流,如果给于望看到了,心里肯定会冒出一个名词:“春运”。还好,在今天这个重大的日子,整个乐亭巡检司和汉家军可谓全体出动,各个路口都是一排一排的兵丁,他们在维持秩序。

  其中每一队兵丁里,必然有一个人拿着一个铜锣,一边摇晃敲打,一边大声呼喊:“不要拥挤!不要拥挤!大家慢点!慢点···!”

  说实话,就是于望自己也没有想到过年和自己成亲的今天,小小的县城居然挤进了这么多人,整个乐亭五万人口,此时怕不聚集了四万?还好汉家军历来训练有素,为了今天自己成亲的婚礼,昨天还在马头营基地的汉家军早早就尽数调到县城。

  明代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现在的风俗。婚礼么,于望本来不想搞的这么大。奈何别的事情都好说,就是婚礼这事,于望自己做不了主。

  自家老娘总是唠叨着:成亲,可谓是女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日子!自家宝宝好不容易找了个平妻,咱可不能让如烟委屈!所以这个场面一定要大,一定要隆重!一定要如烟姑娘牢牢的记住今天于望给与的幸福,从此两人就携手人生,互为依靠,白头偕老!

  这就是老夫人的祝福和心思。

  或许是秋香在老夫人面前捣嘴,老夫人居然知道了:在南京金陵,那些高官显贵每当娶得乐籍花魁纳妾,总是大操大办,他们总是派出无数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自家府邸开始,一直沿途肃立到小妾安身的小楼,迎亲场面可谓盛况空前。当然了,这些高官显贵场面搞的如此大,同时也是暗示各方人马:本大人要纳妾了,如此喜事,你们还不快快送来贺礼?

  既然人家都搞的场面这么大,而且如烟姑娘在江南“娱乐圈”地位崇高,不能说是天后,那起码也是“小天后”,那老夫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家儿子跌份呀,在老夫人的主导下,不用说,整个乐亭吏书司,汉家军都接到上司命令,一定要倾情打造操守大人的婚礼。

  歪打也正着,汉家军兵马和巡检司兵丁倾巢出动后,刚好投入维持县城的秩序中。

  人流在前进,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肩并着肩,前胸贴后背,每个人走路都特别小心,生怕一抬脚自己的鞋子就被后面的人踩掉,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簇拥着一步一步往前挪着走。这庞大的人流目标明确,方向坚定。而在路边兵丁则大声通告,操守大人在府邸后方,已经安排了吏书司人员在办理收取贺礼的事务。

  现在人们都已经知道了,本来操守他老人家今天是不接受任何属下子民的彩礼的,奈何来的人实在太多,不送出礼物,人人就赖着不走。为了尽快疏散人群,操守大人最后下令紧急调集几十员文书,在府邸后收礼,同时要求这些吏员要笔录清楚送礼的人名、隶属、礼物价值等。

  听说到自己手里亲手擀的长寿面能献出去,李氏主母满怀欣喜,随着消息向后的传播,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人群顿时欢声雷动,本来路边那些维持秩序,虎着脸的汉家军战兵,被这欢腾的气氛所感染,不知不觉的都露出了笑脸。

  好不容易,李有民一家挪到操守府邸后院,他看到,在汉家军的隔离维持下,人群有序的一拨一拨的前去献礼,然后又在兵丁引导下,在另一方向离去。在人们的低声议论中,李有民知道了,人们离去方向的街道,汉家军早就设置成了什么“单行道”,只能出,不能进。

  如此,人流规模就算再庞大,但是其秩序井然,居然没有发生一点混乱踩踏的事件。

  虽然眼前那几十号文书在记录办事,其动作麻利无比,奈何前来的人员实在众多,李有民一家只好耐心等待,但是他只是纳闷的看到前面那些送礼的军户,在文书的记录下纷纷嚎啕大哭,不由分说的就是跪地朝着府邸磕头,然后在文书的劝导下,跄踉起身离去。

  今天是操守老人家他大喜的日子,前面这些军户真是一点都不知道礼数,居然在这个场合哭?哭什么丧?李有民要不是前面有汉家军战兵拦着,恨不得马上冲过去给这些一点规矩都不懂的泥腿子一顿拳脚!不好好教训他们一顿,这还得了?

  好容易轮到李有民一家上前。

  他们来到一个办事文书面前,只见这文书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却是满头大汗,手下毛笔是笔走龙蛇,头也不抬的问道:“大名?”

  “小的唤李有明!”

  “隶属?”

  “马头营第六水泥厂!”

  “礼物?”

  “五斤自家婆娘亲手做的长寿面!”

  “好了!好了!你家的贺礼操守大人收下了,另外他老人家让咱转告你们:谢谢!新年吉祥!”

  什么!操守他老人家居然让文书转告自己一个区区卑贱的工人说声“谢谢”?同时致以新年祝贺?这···,顿时李有民脑袋轰然作响,心潮激动之下,顿时眼眶就红了。

  都说礼贤下士,士为知己者死!可是,李有民又哪里算得上士?顶多是一个干活勤快点的军户而已!能蒙操守他老家人如此看重和亲切的问候,承蒙他老人家看得起!承他老人家也收下了拿不出手的五斤长寿面!李有民只是觉得自己胸潮澎湃,一股热血直上心头,巨大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交杂沸腾。说实在的,李有民感到,眼前就算是刀山火海,只要操守大人一挥手,自己肯定是毫不犹豫,头一个就冲上去!能为操守大人出点力,那就是自己的荣耀,就算是死!那又何足道哉!

  李有明自家婆娘早就双腿一软,嚎啕大哭,就地跪下,朝着操守府邸就是蓬蓬磕头,呜咽着泣不成声。

  在文书的劝导下,和旁边汉家军战兵的搀扶下,李有民一家跄踉着朝着“单行道”而去,耳边还响起了一些文书忙里偷闲的议论声:

  “乖乖不得了!此次操守大人大婚,光是这些属下军户送的面条,目前就超过了十几万斤了罢?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这叫操守老人家他如何吃的完?”

  “还是这些军户面子大啊,操守大人居然最后还是收礼了!咱们就是想送也送不出去哇!”

  “你知道个屁!古书话上怎么说来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对,就是礼轻情意重!五斤面条是微不足道,但这可是操守大人治下子民一片拳拳赤诚的心意啊,又如何拒绝得了?”

  “对!对!对!”

  “是!是!是!”

  众文书中响起了一片赞叹声,一个人忽又道:“其实这些军户送礼也不是白送,眼下咱们拼了老命要记录,图啥?还不是操守他老人家不白拿人家东西,听说这往后,下面吏书署还要把这礼物换成超值的月粮返还的!”

  “那是!那是!操守他老人家何时伸手占过属下一个铜板的便宜?只有下面人占他的便宜!虽然这些军户送礼后是高兴了,但是忙碌的还不是咱们吏书司的文员?···”

  “不说了!不说了!干活要紧!”

  “哎,这人山人海的,啥时候才能干完啊?···”

  在单行道上行走的李有民胸怀激烈,行走不语,他身边的婆娘却是泪眼婆娑的向着路边的兵丁打听这县城的太一道场在哪里?

  被询问的兵丁一脸和气,只是耐心的指路,李有明只听到婆娘在唠叨:“当家的,赶紧的,赶紧的,咱们还要赶去道场给操守他老人家祈福啊!听说道场那边也是人山人海,咱去晚了,连道场都进不去呢!”

  听到婆娘这话,李有民心中一紧,脚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