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霸主吕布

首页

七十二章 围3缺1

  相比于耗费惊人的具装打造,马蹄铁则要容易很多。

  大汉的冶铁技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探索,技术上已经相当的成熟,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盐铁论》是桓宽在两百七十多年之前就写出来的,为了更好的发展冶铁技术,大汉朝光是在各地配属的铁官就有四、五十人之多。整个大汉朝从事跟冶铁有关的工匠人数,至少在十万人以上。这个时期,差不多每个村落都有两三个会打铁的铁匠。

  吕布率军抵达河东之后,就在暗中招募各种工匠,而铁匠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数万人的部队在外出征,铠甲和兵器需要修补、车辕需要维护、皮革需要鞣制、生活所用的陶盆之类用具需要烧制,这些都得依靠成熟的工匠帮忙。

  河东人口稠密,经过郭大的白波军一番闹腾,不少原本属于地主豪族的匠人失去了生存依托,正好便宜率军前来的吕布。

  天策军中如今有近百名工匠与吕布签了投身契,在默默的为吕布服务,而打造马掌就是铁匠们的一项任务。

  制作马掌所需的熟铁要比制造兵器所需的钢料成本低很多,而制作的过程也相对容易。

  把铁高温加热化成铁水,沿着叠铸泥范的口倒进去,就能成批的生产马蹄铁。大汉朝的叠铸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一匹马需要四只马蹄铁,加起来重量半斤左右。吕布这次带过来的马蹄铁有四千套,总重在两千一百斤左右,只需要二十匹马就能驮走。五千匹马之中,真正的战马也就三千多匹,其余的则是驮马。所以,四千套马掌也够用了。

  给马安装铁掌也是个技术活,这事不能依赖铁匠,因为骑兵出战的时候,总不能带着一些没有作战能力的铁匠到处跑,所以必须要让骑兵自己学会钉马掌。有时候,钉得不牢固的马掌,会自己脱落的。将来,天策军中给战马补蹄铁、换蹄铁,应该是大多数骑兵都要掌握的必要技能。

  飞骑营内如今会钉马掌的士兵大概有一百来个,他们大多数出身于铁匠家庭,没当兵的时候,跟着家里人学过打铁。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从小打铁,所以他们的身体格外强壮结实,等成人之后,拿起刀枪就成了厉害的战士。

  钉马掌的时候,先是用水将战马的四蹄清洗干净,然后再用特制的锉刀将马蹄厚厚的角质层锉了一些,就像给人剪指甲。最后,才是用特制的铁钉,将留好圆孔的铁掌固定在马蹄的角质层外面。敲铁钉的榔头也是特制的木榔头,这样不会伤到马蹄。

  为了避免战马受惊,给战马钉掌的时候,要将马牵进一个狭窄的夹道之中,使其无法前后左右的乱动,然后由跟这匹战马熟悉的骑士陪伴在战马的身边,不时给马喂一点吃的,安抚战马的情绪。

  偶有战马吃痛受惊,因为被卡在夹道内,只要骑士在旁边多安抚一会,也会渐渐的平复。

  钉马掌的工作一直干到了半夜,吕布亲自挑灯视察各部,确保这项任务完成的质量。

  徐荣此前已经见过马蹄铁,作为一名骑兵统领,他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个简单的装置对于战马意味着什么。

  没有马蹄铁的战马,在高强度的长途行军中折损率高达三成,而在经过一些特别伤害马蹄的沙砾岩石地形时,这个数字可能会超过五成!

  伤了马蹄的战马,无法加速奔跑,这对于依靠速度来获胜的骑兵而言,不啻为致命伤害。当一支骑兵部队战马受损高达五成以上时,还能剩下多少战力?

  吕布这次启用马蹄铁,说明他追杀鲜卑人的决心非常坚定。

  翌日清晨,吕布让士兵吃饱干粮,让战马吃过豆料,饮过了水,便率领部队向十五里之外的马邑开进。

  十五里的路程,正好用来给士兵、战马热身和消化。

  吕布率领的骑兵从隐藏的营地出发没过多久,分散扎营在马邑周围的鲜卑斥候就发现了他们。

  这个发现距离,其实已经有些近了。如果是天策军在外扎营,发现敌军的距离至少应该是三十里,而不是十五里!侯成的手下如果在十五里外才发现敌踪,回来是要被砍头的。

  鲜卑人将斥候散布在马邑城十五里左右,其实也是一种傲慢自大的表现。他们觉得以如今并州的形势,没有那支汉军感来增援马邑。

  小种鲜卑这次南下,光是万夫长以上的头领,就来了四个!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是说万夫长麾下必须要有一万人的部队才能称之为万夫长,相比于千夫长和百夫长,万夫长已经是草原上大型部落的头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至少经历了数十次甚至是上百次的部落吞并战争,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草原竞争中,最终带领自己的部落发展壮大起来。

  驻守在马邑城西侧的鲜卑万夫长,名字叫做霍赤罗,麾下有六千多部族勇士,在四个南下的万夫长中,实力排名在第二位。实力最强的万夫长名叫昆斯,他带着七千多部众驻扎在马邑城的东侧。另外两名万夫长加起来有六千多人,他们一起将营帐扎在马邑城的北面。

  围三缺一是汉人惯用的办法,这次却被小种鲜卑的四个部落酋长活学活用。不过,就目前的效果而言,驻守马邑的郭缊和城中军民显然是没有任何的动摇,他们摆出了与马邑城共存亡的架势。

  郭缊比谁都清楚,鲜卑人的围三缺一跟汉军的不是一回事情。汉军攻城,围三缺一的时候,既是想让守城的部队军心动摇,同时也是默许守城的部队安全撤离。

  以鲜卑人狡猾凶残的行事作风而言,假若郭缊真的带着马邑城内的士兵和民众从南门向楼烦一带撤离,鲜卑人马上就会衔尾追杀而来!

  失去了城池掩护,仅凭一千多名士兵如何抵挡鲜卑人的两万骑兵?

  这也正是郭缊不为所动,死守马邑的主要原因。

  率领军民出城向南撤退,必死无疑。

  坚守马邑,就算是城中军民全部战死,至少还能名留青史,以壮大汉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