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乱世江山

首页

第62章 长枪来历

  终明一朝,在湖南衡南县东北部有个小地方,叫做铁丝塘,说起这铁丝塘的由来,自然与铁脱不开关系。这小镇不大,只有三百来户,却是九成九的姓徐,在起先不知道哪朝哪代开始,徐家先祖搬迁至此,这徐家原来是专门给皇家打制铁器的匠人,祖传手艺,传到了这朝末代,朝代更迭、战乱四起,便举家搬迁至此。

  在这衡南县边陲住了下来繁衍生息。后来十几年战乱平定,新朝建立,有人听说了徐家的手艺,专门跑来打制各种铁器,渐渐的有了名气。

  又过了十几年,徐家先祖拿不动铁锤了,便将家业交给了儿子,有一次这徐家传人与人打赌,将一个铁锭打成了发丝粗细却没有断,长长的打了有两里地长,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湖湘,从此这徐家庄就被人叫做了铁丝塘,名声大噪,前来定制铁器的也就络绎不绝,徐家靠着打铁器的手艺在这地方扎下了根。就这样子子孙孙,经过十几代的发展,成了一个小镇子。

  只是徐家家规甚严,祖传手艺代代相传,却是传嫡不传长,传媳不传女,这徐家只有历代家主才掌握着最高超的技艺,其余的分家也是从小锻炼打铁器,因此上铁丝塘家家户户也是以打铁为生,但是分家却得不到真传,只能仰仗着徐家主家的生意,打些下手,制作些粗使的家什。而主家越来越对技术要求的精细,以至于基本不再打制那些粗使的家伙。

  待传到了第十代,这十代徐家家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专精打铁,一手铁器手艺出神入化,重现了当年二世祖的发丝铁线,打出来比二世祖的还要长还要韧;二儿子相比之下却是稀松平常的很。犯难的是,这大儿子却是庶出,是小妾所生,按祖训是不能继承家业的。二儿子却是正经的原配夫人所生,而且这原配夫人家中势力颇大,徐家产业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娘家。这徐家家主从感情来说,也是偏向二儿子,自然将家业和历代秘籍都传给了小儿子。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何况这大儿子的手艺已非凡人所能比拟,知根知底的客商有时会直接找到大儿子打制些精巧器物,拿出去卖个高价。久而久之,这二儿子自然容不下他,寻了个理由,将大儿子一家扫地出门,连铁丝塘也不许他们居住。

  这徐家大儿子本来就是庶出,虽说手艺好,毕竟不是正经家主,被赶出来后那些个客商也不好再去找他,渐渐的连口饱饭也吃不上,一家老小跟着饿肚子。这大儿子一开始还找徐家族老讨公道,却又哪里有什么公道?一发狠,这徐家的大儿子就举家搬迁,一口气搬到了这孟县的山中。那时正是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总理负责防御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倭寇。就在那时,戚继光整备军械,从外采购了一批,这徐家大儿子听说了倭寇祸害十余年来沿海居民的惨状,心下凄然,身为大明百姓的他骨子里还是透出了一种高傲,小小倭寇如此猖獗,怎能让人心中平静。于是听说了戚继光整备军械打倭寇,便起早贪黑的用尽毕生所学,打制了这杆长枪,千里迢迢的给戚继光送了过去,从此这长枪便跟着戚继光戎马一生。

  到了戚继光病逝,这长枪便一直在他家中,后来这徐家大儿子在这盂县起了铁匠铺,就以本名徐兴云做号,凭本事吃饭,开了这家兴云铁铺。手艺过人,自然生意红火,渐渐的声明远播。戚继光后人后来不知怎么打听到了这名号,又千里迢迢的将这长枪送了回来,那徐兴云见了自己打制的得意之作,惊喜之余睹物思人,便将这铁枪供在店铺之中,哪知年岁大了,每日里心思郁结,竟然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

  这徐兴云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徐亮,小儿子徐光,徐兴云一辈子受这祖训的害,励志将手艺传扬光大,便把平生所学都留给了两个儿子,一模一样的技法,就看谁的悟性高能够传承下去。这徐亮和徐光虽然没有像老哥俩那样反目成仇,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却是为了争夺财产大打出手,结果徐亮继承了金银,徐光继承了这名号店铺。虽说两人爱财,手艺却不含糊,只是对着徐兴云留下的东西不怎么上心,于是这长枪就在这里沉寂下来,慢慢腐朽。

  这徐光后来早早病逝,家业传到了独子徐敬手中,这徐敬虽说手艺比不上父亲,却是善于打理,将一个兴云铁铺打理的风生水起,生意出奇的好,渐渐的成了这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铁匠铺,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这盂县又在交通东西的要道上,往来客商多,这兴云铁铺的货也走的多,这徐敬也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士绅。与祖、父不同,这徐敬脑瓜活,知道这世道手艺再好也是匠人,便从小培养两个儿子学业,指望着能够考取个功名,好有个靠山。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这两个儿子徐非、徐是也是大不相同,大儿子徐非聪慧异常,却对读书不感兴趣,只对能工巧匠的手艺十分感兴趣。二儿子徐是倒是能安心读书,却是资质平平。徐敬一看这情况,本是绝了功名的心,哪知如今大明财务捉襟见肘,这徐敬就给两个儿子捐了秀才,也不逼着他们考功名了,悠哉悠哉的安心做起富家翁。

  这兴云铁铺平日里就交给了大儿子徐非打理,这徐非也是个顽主,招了几个精明的伙计,又找来老管家看着,自己一头扎进铁匠之中,拿着自家祖传的技法,去钻研去了,这伙计就将店铺打理的井井有条,这长枪有着故事,又是老太爷遗物,东家不理不睬,伙计也不敢处置,就这么在这墙根里放着,偶尔得空了便擦擦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