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首页

第54章:师不功将军还邺城

    “喜欢,”高远君心里有点微跳,她垂眸回道,“只要夫君喜欢,妾就喜欢。”她没办法不在乎元善见。她是个聪明人,并不是没心机。可是她没办法忽视这种别人在乎她的感觉。尤其这不是别人,是她的夫君。

    不管这种在乎是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可是她的感觉是真的,对于这种被在乎的感觉,她太敏感了。椒房殿里,曾经的主人是她的长姊高常君。现在,当她自己真正做了椒房殿的主人,她才明白当时长姊左右为难的处境。

    高远君,她不是长姊高常君。她也明白,他的父亲大丞相高欢现在与从前也有不同,对皇帝至少在表面是恭敬的,自己是谦卑的。她的大兄,世子高澄与皇帝至少也没有什么表面上的矛盾。

    “大将军落了败局,又是负了伤,孤怕他心里不痛快,想着亲迎于郊野,接他回来。”元善见语气平和,像是在和高远君商量似的。他并没有看高远君,一边说一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

    高远君盯了一眼元善见身上那刺目的隆重装扮,“主上还是不必去了,不然大兄如何感激主上之隆恩?”她的语气还是柔和的,但心里震动得厉害。素服迎于郊野,怎么听怎么像是军有忧以丧礼迎之,以祭阵亡将士。

    皇帝此举这不是对她兄长的体贴,是对他的讽刺,只怕大兄见了夫君会更不痛快。大兄的脾气她清楚,就不这样她都怕和皇帝有矛盾。更别提夫君还要主动挑衅。

    “见一面而已,一家人,何必动不动感恩。”元善见淡淡道,他也像是不痛快了。

    高远君是个极聪明的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格外挑逗皇帝原本就有的叛逆心理。她忍了下来。要说起这一点,她的性格和二兄高洋格外接近,和大兄高澄倒截然相反。

    恭送皇帝出了椒房殿,高远君知道她是阻止不了皇帝去郊迎了,索性先将此事抛开一边。因为她还有别的事:今日皇帝的妹妹,也是她的长嫂兼小姑,世子妃、冯翊公主元仲华要入宫来见她。好好安抚元仲华,这是暗地里的功夫,也极为重要。

    这是她的夫君、皇帝元善见命中常侍林兴仁特意去大将军府接公主入宫的。自从大将军高澄第二次西征离开邺城,世子妃元仲华几乎一直在病中,也就是前些日子刚刚初愈。

    这些高远君都是知道的,皇帝那儿几乎天天命中常侍林兴仁去大将军探望,她也不断从椒房殿派人去询问病况,赏赐各种用物。好不容易等到长嫂的病有了起色,又听到大兄新败的消息,高远君的心情七上八下,简直是无法形容了。

    她对这个长嫂兼小姑的冯翊公主元仲华的感情也像是对大兄高澄一样,有点复杂。她和元仲华从小一起长大,虽说不上关系多密切,但毕竟有总角之情在。可元仲华又是明显不能完全合她心思的人,知道她重要,却又太亲近不起来。而且她发现,夫君对这个从很小就嫁到高王府做世子妃的妹妹也并没有那么心疼,大多是表面上的样子而已。也许在元仲华心里也一样,怎么说也是从小分离,元仲华是在高王府长大的。

    夫君元善见毕竟是大魏皇帝,他是想借着这有名无实的兄妹情来笼络大将军。

    高远君知道,夫君是去郊迎负伤新败,丧气而归的大兄高澄。特别命她接大将军夫人元仲华入宫,然后皇帝会携大将军回宫,在宫里设内宴算是对大将军的安抚。

    也许皇帝是一番好意,高远君总觉皇帝这个设想并不好,她的长兄也未必领情。或者说依大将军的脾气,估计不会忍受这样的暗里嘲讽。

    “殿下,长公主来了。”宫婢的声音传来,立刻就惊醒了高远君。

    “快请长公主进来。”高远君在还未从沉思中完全回到现实的一瞬间就下意识地吩咐。她语气里已经带上略微的期盼和兴奋,好像她一直在等待大将军夫人元仲华似的。

    长公主自然是指大将军夫人、冯翊公主元仲华。

    果然,不大功夫,高远君已经完全回过神的时候就看到宫婢引着元仲华已经走进来了。她含笑看着元仲华走到近前,元仲华自然要以君臣大礼参见。高远君看到她依然有些清瘦,越显得冰肌玉骨,面色有些苍白,显然还是病体未完全复原如初。总觉得她眉头若蹙,一望便知敏感多思,心事重重。也难怪,想必她也知道她的夫君大将军高澄败北而归,又负伤在身,难免要担心。

    “你们快把长公主扶起来。”高远君看着元仲华跪拜,欠了欠身子,终于还是坐着没起来,只是热切地吩咐宫婢们。

    宫婢们搀的搀,扶的扶,甚是殷勤。不是因为元仲华的长公主身份,而是因为她是大将军的嫡夫人,这才是她身份的重中之重。既便在宫婢们心里也明白,大将军夫人虽向皇后大礼参拜,但她的地位份量和皇后同等重要。

    元仲华不是轻狂的人,既然要行礼,当然不会半途而废,况且高远君的吩咐也并不能算得上及时。等宫婢们遵谕来扶的时候,元仲华已经行完了礼。

    “长嫂病体未愈,不用这么多礼劳累。”高远君客气道,又吩咐宫婢设座端上醍醐,相待甚是殷勤。

    这倒让元仲华有点不自在了,其实她和高远君的关系也一直是类似亲近而不亲密,并没有那么贴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自从高远君入宫,每次再相见时反倒比从前亲热了。

    “多谢皇后殿下。”元仲华其实也不知道皇后为什么会忽然接她进宫来。但她不是多事的人,想必皇后接她来,一定会主动说,自然不须她去问。而元仲华心里因为那个噩梦里是白衣女郎引她入宫才有了后来那么多可怕的事,所以她心里是真心不想进宫的。

    “长嫂想必也知道了吧?”高远君换了个语气,略有些沉重。她一边看着元仲华,一边沉缓地问道。高远君其实心里还不知道,元仲华究竟知道什么,又不知道什么。她一直大病,谁敢让她多操心?“大兄今日要回邺城了。主上已经出宫去郊迎,然后携大兄一同回宫。主上体贴大兄,要设内宴为大兄压惊,所以先将长嫂接来,在此等候大兄。”

    今日?元仲华有点诧异,她还真的不知道。可是她并没有表示异议,只答了一声“是”。夫君并没有命人送书信给她,连个提前来回禀的人都没有。他今天就要回来了,她居然不知道。元仲华心里充满了不安。

    高远君看元仲华没说什么话,还以为她是为了大兄受了伤的原因,又劝道,“长嫂也不必担忧,大兄虽然受了些伤,想必不是很有碍。不然侯景、高敖曹、陈元康等人早就直言禀明了。既然主上和二兄太原公也不知道,也许是不要紧吧。”高远君有点心情复杂地道。

    听到高远君说“受了些伤”,元仲华心里狠狠地疼了一下。无功大败,又受了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从来没想到过他会受伤。好像现在才恍然明白,征战于野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事,既然如此,受伤就是不能避免的。

    “多谢主上和皇后殿下思虑周全。”元仲华已经有点心不在焉了,口中还不得不说这些谢恩的话。

    高远君笑了笑没再说话,有点像是掩饰似的捧了装在玉盏中的醍醐。她已经看出了奇怪之处,长嫂似乎并不知道长兄受伤,好像也不知道长兄今日会回来。她心里突然想到了东柏堂里那个舞姬,她也知道那是皇帝赐的,只不过并没有直接赐给大兄而已。

    她也听二兄太原公高洋说过,大兄居然闯入太原公府第,不管不顾地带走了那个舞姬,这是大兄的性格。看起来这个舞姬很得宠,甚至可能已是独占鳌头,才导致大兄疏远了嫡妃。风流爱色,这也是大兄的性格。怪不得济北王元徽在皇帝元善见面前时时有得意之色,想必皇帝也是知道的。高远君心里明白了大半,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元仲华强忍着心里的焦躁不安,耐着性子候在皇后的椒房殿里。

    邺城郊外,漳河边,秋景在不经意中看起来实在也没什么特别。但是皇帝元善见却觉得秋天的况味格外让人心情舒畅。立于郊野,远远眺望邺城,和身在其中时不同。难以想象那若隐若现的金碧辉煌,他也曾经是身处其中的。

    堂堂的大魏天子,除了中常侍林兴仁和几个宦官,他竟没有带别人来,就这么孤家寡人地轻车简从出城来了。军有忧,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也不想这事给目前的朝堂带来太大的震动,所以尽量淡化此事。但是他本人并不介意来看一看这位舅兄兼妹婿的大将军在回到邺城的一刻失意又负伤,该是什么样的颓废之态。

    中常侍林兴仁看着皇帝元善见立于秋日依旧明亮的阳光下,虽是烟村野树的荒凉景色,根本没有什么可欣赏的,但是皇帝的神色间就是那么痛快淋漓。他几乎就从没有见过皇帝有这么痛快的时候。

    林兴仁心里其实也痛快之极。只是他要拼命压抑着这种痛快。因为西征失败毕竟是国之大忧,他不该那么明目张胆地高兴。而实际上他和皇帝一样,觉得痛快是因为这位飞扬跋扈的大将军居然连着两次败于西寇宇文黑獭之手,这只是他们的个人恩怨。

    皇帝和他的中常侍都相信,只要大将军不这么把持朝政,自然有被他压着的人到时候一样能为社稷而战,说不定还会战胜宇文黑獭,还能灭西贼而统一社稷。这是大将军的无能,又过于跋扈,才导致有此连战连败。

    “陛下,是大将军来了。”林兴仁在皇帝元善见身侧低语道。他的眼睛望着远处一队人马。

    元善见没说话,但是他也看到了。

    想必是因为已经到了邺城,护卫大将军回来的不是带甲兵士,是大将军自己的侍卫。皇帝元善见和中常侍林兴仁只看到了骑马的大行台郎中、平南将军陈元康,但是没有看到大将军高澄。

    陈元康骑马行在一牛车之侧,难道高澄是在车中?元善见心里惊跳不止。依高澄的性子怎么可能乘牛车回来?除非是他已经骑不了马。如果连马都骑不了,是不是受伤很重?……元善见心里浮想联翩。林兴仁更是极为关注地盯着牛车。

    渐行渐近的陈元康也看清楚了,居然是天子素衣便服地迎至城郊,这怎么可能呢?这实在是太异乎寻常了。陈元康命停车,下马,然后走近牛车,隔窗回禀他看到的一切。

    牛车里的高澄确实是和皇帝元善见想的差不多,他身上的伤还没好,又急于回邺城,一路上接连骑行,后来实在是撑不下来了,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所以才刚刚改乘牛车。伤未好,又疲惫,确实是有点萎顿。

    “世子,是主上出城来相迎。”陈元康的声音里有些讶异,他静待大将军的吩咐。

    车中的高澄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知道车停下来也丝毫不以为异。谁敢拦截他所乘的车?既便有事,有陈元康在,也并不需要他露面。忽然听到陈元康这句话,高澄先是有些没反映过来,一瞬之后才明白陈元康的意思。

    “是谁随侍天子出城郊迎?”陈元康听到车中的世子甚是镇定地问了一句。

    “只有主上和中常侍。”陈元康仔细瞧了回答他。

    只有皇帝和林兴仁。高澄听清楚了,心里不由得有点邪火上蹿。这不明摆着是来看热闹的吗?如果真是因为军有忧,天子齐聚百官服丧迎于郊野,以祭礼来祭奠阵亡将士,他也就认了。可是这样微服出巡似的一个人不带,静悄悄地俟于郊野,算是哪一项仪注?更像是要突袭。

    “扶我下车。”过了半天,陈元康又听到车里世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