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文妃

首页

第四十五章 地灵人杰话巩义

  “姐姐,我们去吃饭吧。”灵儿提议。

  来到一家名为“思之若狂”的餐厅。

  姐妹俩商量后,点了蒜面条和红薯叶菜角。

  小二看了一眼桌上的宝剑,战战兢兢地问道:“请问客官,来几两面条?”

  “来二两,你以为我们很能吃啊。”清清温和地说道。

  吃着香喷喷的蒜面条和嘎嘣脆的红薯叶菜角,灵儿止不住问道:“姐姐,你为什么对红薯叶这种普通的蔬菜如此喜欢哪?”

  “我家乡的人们最喜欢吃了,我以前看过一本书了解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曾有研究者称它为蔬菜皇后呢。《本草求原》亦有记载,认为红薯叶:“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也可用鲜红薯叶250克,加油、盐炒菜吃,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吃一次,适宜大便燥结之人。”

  “那么,红薯对健康好吗?”灵儿继续问道。

  “当然好,民谚云:‘餐餐有红薯,面容红扑扑。’

  我记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过,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怪不得你那么喜欢它。”灵儿终于明白了。

  “这就叫菜不可貌相,也叫‘大巧若拙。’”

  “这叫做‘姐姐的才不可斗量’。”灵儿夸得自然而然。

  “你也不错啊。”清清笑吟吟地回敬道。

  随后,来到一家名为“劝君久住”的客栈。

  “姐姐,帮老板改名字吗?”

  “好啊,马上就去。”

  “老板,贵地是大诗人杜甫的诞生地,他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们又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将贵店更名为‘千书万路’。”

  “非常好,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啊,多谢姑娘赐名,姑娘大驾光临,我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好了。”一位老者和颜悦色地回答道。

  “请问老板,贵地为何叫‘巩义’呢?”

  “我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历代因之。”

  “哦,原来如此,多谢老板。”清清谢道。

  “又为何空气干燥,老让人鼻子不舒服呢?”

  “由于太行山、中条山的阻挡、寒潮不易人侵。”

  “姑娘,想必你很喜欢读杜甫的诗喽?”老者问。

  “是啊,请问有何见教?”

  “姑娘,我有一书相赠,名曰《杜审言集》。”

  “敢问先生,杜审言是何方高人?”清清一脸的迷惑。

  “书中介绍: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在朝中几起几落,官至修文馆直学士。青年时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为‘文章四友’。为人狂放,常以文章自负。其诗不乏朴素自然的佳作,以五律著称,格律谨严,技巧纯熟,对推进律诗的成熟颇有贡献,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那太感谢先生了,看来真要读万卷书了,否则还真是孤陋寡闻啦!”清清激动地接过此书。

  洗漱完毕,姐妹俩坐在马灯旁,认真地读起来。

  “《杂曲歌辞妾薄命》:草绿长门闭,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泣下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春日京中有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迥,树杪(音同秒)玉堂悬。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有其祖父,必有其贤孙。”清清赞叹曰。

  姐妹俩困了,检查了一下客房,香甜而快慰地睡去。

  翌日,老者叮嘱小二任两姑娘安睡,直到9时许,才睡醒。

  在客栈里享受了烙馍卷菜与夹津口水煎包。

  “我想再给姑娘们讲两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好吗?”

  “当然妙极了,愿闻其详。”清清高兴地说道。

  “第一个是‘旋风送骨’,杜甫去世以后,他的孙子杜嗣业辞别家人,用包袱背起祖父的骨骸启程北返。他来到长江岸边,准备瞒过船夫渡过江去。谁知上船后就被船夫发现,要他下船,不然要把骨头扔进江中。嗣业苦苦哀求,说明这是杜甫的骨骸。这时,同船的一个豪门公子,一听说是杜甫的遗骨,就起了歹心,想害死嗣业,盗走遗骨,将来可以炫耀自己。于是,他买通船夫,准备把嗣业推到江中。当船渡到江心时,嗣业已经觉察到一点动静,就把爷爷的骨骸牢牢地背在身上。当豪门公子使着眼色,两个船夫就要动手时,忽然一股旋风卷来,刮得天昏水暗,船身剧烈颠簸,船上的人站立不定,只听‘扑通’一声,豪门公子落进江中。船夫们吓得瑟瑟发抖,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赶紧抛锚稳船。但见旋风又把杜嗣业卷到空中,飘然过江,安稳地落在岸上。船夫们眼睁睁地看着杜嗣业身背骨骸,向远方走去,个个目瞪口呆,惭愧不已。第二个是‘百鸟定穴’,杜嗣业经过数十天的艰苦跋涉,终于把爷爷杜甫的骨骸背到杜预墓前。周围的百姓听说是杜甫尸骨返里安葬,无不高兴万分,纷纷前来赠送钱、物。有几个阴阳先生出头选穴,争执不下,连续几天,无法安葬。一天晚上,嗣业心里烦闷,就在爷爷的灵柩前点香祭奠。突然感到疲困眼涩,昏昏欲睡,这时耳边传来爷爷的声音:‘嗣业莫忧,百鸟定穴。’他惊醒后想着‘百鸟定穴’,十分高兴,但又不敢相信。

  翌晨,杜嗣业急忙到村外观望,忽然头上一群喜鹊飞过,他的心情万分激动。随着喜鹊的飞向走去,到了杜预墓地南面,也就是两个村子的中间,这群喜鹊不左不右落在了一棵花红似火的石榴树下,喳喳喳地叫个不停。杜嗣业想这就是‘百鸟定穴’,叫来村人就在这里掘起墓坑。

  后来人们将杜预、注: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代祖父,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曾历过大将军、县侯和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著书立说,被誉为“杜武库”,杜甫墓前后的两个村庄改名为前杜楼、后杜楼,表示对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怀念。

  “太感谢先生给我们讲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又像神话故事,又像民间传说,但无论怎样,都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无限的景仰与爱戴之情。”清清激动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