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海秘藏

首页

赤水狂沙 第一十二章 青铜巨门

  我看到刘成伸手直接去扫那东西,没有任何悬念,他的手直接从那东西的身体上穿过,而那东西没有任何异常,继续按着原来的方向走。

  做完这个动作后,他笑着说:“开始,看到你被那个阴兵附身的时候,我其实挺害怕的。我就害怕你突然像电视里那样扑过来咬我,所以我就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没承想,正好退到了另一个阴兵的线路上。”

  说到这儿,他上现出些嘲笑的味儿继续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你的处男的关系,被那东西附身了之后咣唧一声就躺地上晕死过去了,可是你看我,被另一个阴兵从我身体穿过去也没事儿。”

  “你没事儿?”被他这么一说,我奇怪地上下仔细地打量着他。

  正如他所说,他并没有事儿。

  起码他并不像我,行动举止没有一点儿脱力的感觉。

  同时我心想,难道跟女人上了床就不怕阴兵了。

  说起来,倒是有很多鬼片里有拿童子,也就是处男的尿来驱鬼的桥断。

  大概是说,处男的阳气盛,对那些阴气盛的脏东西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鬼一般都会选择阳气盛的人附身。

  但是童子尿阳气极盛,一泼之下,无法凝聚成形,就会带走很多阴气,这对本属阴性的鬼怪伤害很大。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我真得小心那些阴兵了。

  可能刘成也是这么认为,所以他扶着我走的时候都是尽量避一那些阴兵的前行线路。

  这时候,我有机会打量我们所处的地方了。

  跟我猜的一样,在城楼这边约有二十几米宽的平坦的地面上,每隔几步就有一座巨大的火台,一直延伸到两边的石壁上,现在都已经亮起。

  熊熊的火光将整个城楼照亮,甚至整个空间都照出了一些模糊的轮廓。

  我问刘成:“你刚才那么长时间不在,就是跑出来点这些火来了?”

  “当然不是,”刘成没有任何犹豫,他说:“在你晕过去之后,我就发现了我们之前走的那条长廊地墙壁上有很多灯,每两个灯之前都有两根铜丝相连,像是轨道。”

  “什么轨道?”我好奇地问。

  刘成得意地笑着说:“在轨道的一头有一个沾着火油的棉芯球,点着之后往前一推,就从这头滚到那头,那火球按着轨道一路滚过,所有的灯就都点亮了。”

  说着,他朝我指一指其中一个火台。

  的确如他所说,两个火台之前有两根铜丝,而一排火台看过去,细看之下就会发现每一座火台都会比上一座低一点,这样的话,火球轻轻拨弄一下就可以一直滚到尽头。

  虽然我并没有看到这些火台一座接一座地被点亮时的壮观景象,但在看到这个结果后很容易就能脑补出当时的画面。

  “我还发现了更有趣的东西,你想不想看看?”刘成一脸神秘地笑着对我说。

  我没有回答他,他也不需要我的回答就直接拉着我往城墙边上走。

  二十米的距离并不长,尽管我感觉脱力,但现在我们有的是时间。

  走到城墙边上的时候,我再一次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惊到了。

  难道他们要用这样一座巨大的城墙来挡的,就是那些东西吗?

  虽然火光照得并不清晰,只能照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但这样的画面足以让我震惊地合不拢嘴了。

  在城墙下,是密密麻麻的骸骨堆,一直堆到了离城头只有几米的距离。

  因为离得很近,所以我可以看清楚。

  其中有几具骸骨的骨架很大,虽然是人形的,但从巨大的头骨看起来,那只是一种类人的生物。

  看样子,应该是猩猩或者猴子一类的生物。

  “这是,这是坑杀了一堆金刚啊!”我不由惊叫出声。

  《金刚》是当时热映的一部美国科幻大片,讲的是一个体型超大的星星跟一个人类女人相恋的故事。

  不过,那堆骸骨除了类人的生物骨架以外,还有爬行类动物的骸骨。

  其中有几只我之前见过的肥遗。

  另外,还有一些类似巨鳄和恐龙的骸骨。

  “史前生物?”我惊疑出声。

  “别光看眼前啊,你看那是什么?”刘成指着更远处对我说。

  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在模糊的光线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呈现在我眼中。

  那是什么?

  是门吗?

  为了验证我看到的东西不是真的,我眯起眼仔细看、使劲看。

  越仔细看,那越像是一面门。

  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门呢?

  虽然脚下的城墙过于夸张的高度使我震惊,但这种东西尚且在可理解的范围之内。

  这种工程虽然庞大,但利用人的智慧与力量做到并不难。

  可是对面的那扇门就难以理解了。

  在地下有一扇门本来就匪夷所思了,但更匪夷所思的是那是一面有三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宽的巨门。

  皇帝的皇宫建一座大城门,为了体现气派,建造一面大门是可以理解的,但那顶多也就几米高。

  可是这里建的这座大门是干什么用的?

  即使是下面那些大怪物,也没必要用这么大的门专供它们进进出出吧。

  且不说那么大的门是为什么东西出入而建造的,光是建造那样的城门的建造工艺就是绝对不亚于金字塔。

  我们都知道门的开合需要门轴,而在承受门轴的地方一般都选用坚固的材料,因为那个地方将承受整个门的重量,并且要保证开合顺畅,还不能不耐磨损。

  可是那么大的门一扇少说也几十吨、甚至几百吨重,那么门轴下面用什么样儿的材料才能支撑起那样的重量呢?

  其次,依照古时候的生产作业水平,没有吊车,没有起重机,那么大一扇门又是怎么样吊装的呢?

  而且,按照我看到的模糊画面来看,那并不是木质的,很像是青铜材质的。

  这也就意味着,它本身的重量更重,吊装的难度更大。

  这些,是通过怎么样的建造手段完成的呢?

  越想我越觉得震惊。

  按照我们现有的文献资料,我的印象当中没有哪一个朝代具有铸成这大两扇青铜门的冶铸技术,没有哪种材质可以负荷那么重的东西集于一点的重量,也没有哪个时期的建造技术可以吊装起那么大的那么重的门。

  “我感觉我们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刘成语重心长的说。

  我有同样的感觉,但我已经找不更好的词了,也附和说了一句:“太不得了了。”

  相比于眼前的东西,我们曾经所向往的高楼大厦似乎也不值一提了。

  突然,刘成指着门对我说:“你看那门上是不是有字?”

  “在哪里?”说实话,相隔的的确太远了,我根本看不清。

  大概刘成也知道跟我指也不太具体,所以改用了具体描述:“在门上面,石头上。”

  我看向他所说的那个地方,在门的上面的确是有一块还算规整的长方形平面,在平面内的确阴刻着几个字。

  说实话,那几个字也不小,但是由于光线太差,导致我根本无法一下子就分辨出那是几个字。

  刘成问:“那是什么字?”

  看不清,我就掏出手电来向那里照去。

  虽然我很恨那些把我们带到这里的人,但同时不得不说他们提供的工具很值得一夸。

  我手中所用的这个手电,虽然个头很小,但手感相当沉重。所发出的光束聚而不散,能直接看到一条柱状的光线笔直地射出去,百米之外的东西都能照得纤毫毕现。

  可能是那个地方距离确实太远了,即使我用手电照过去,也还是有些模糊。

  但绝对要比单纯地靠周围的火光看得更清楚。

  仔细分辨之下,我大概看清了那几个字,具体是四个字。

  那是几个篆字,但却是小篆。

  我小时候学过写毛笔字,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学习过一些篆字,常见的能分出大概,但复杂的就不见得能认识了。

  不过,篆体字又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在秦朝统一六国前,各国有各国的文字和语言体系,但大体都是由一种文字演化出来的。

  那些文字,包括早初的甲骨文、蝌蚪文、鸟文等等都统称为小篆体。

  虽然是一种文字演化而出,但传入各个小国中,就千遍万化了,表达的意思也是千差万别。

  就像日本,从中国学习到的一点儿文字的皮毛,到了他们国家之后就自成了一种文字体系。而作为日本文字发祥地的我们这些原驻民,竟然也看不懂。

  而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也就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推行的官方文字。

  而统一后的文字,也就是官方文字就称之为大篆。

  由此,我可以断定,那扇门建成的时间要早于秦朝。

  这我就更加不能淡定了,要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国力昌盛,举十万人工兴建万里长城,那的确堪称奇迹。

  可是,在统一前,七国连年征战,不是打人就是被人打,哪个国家又有闲功夫建造这样一扇门?

  即使把时间往前推,到周朝时期。

  虽然那时候不把平民当人,奴隶也好,畜生也好,人力的问题还算不上难点。

  难点在于,那时候的金属冶炼技术有可以铸造这要一面大门吗?

  就算是分段冶炼,最后又如何焊接在一起的呢?

  难道?

  我突然想到一种可能。